运营专业型社区的经验和反思
下面是我在2010年6月人本设计沙龙上的演讲内容,分享了一下自己做JavaEye网站7年来的经验,以及我认为如何才能做好一个产品经理的总结:
这两天想写篇关于知识型BBS产品创新的文章,算是这篇演讲内容的延续,先放出来这个吧。 不错 12 楼 Richard404 2011-04-02 Wuvist 写道“SNS的核心在于熟人的在线交互,要避免UGC”
这点不能认同。
熟人的互动也植根于内容;坏的例子看开心网转贴;好的例子看facebook照片。
我又专门回来品这句评论了。非常认同Wuvist的观点。
FACEBOOK出现之前,不管是WEB几点0,非常认同互联网内容为王的观点。以内容为核心价值和竞争力。原创、伪原创、甚至是采集的内容,都是在做内容。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的交流与共享,慢慢行了了这个社区自己的特色、文化和竞争力。
FACEBOOK出现之后,很困惑!错了吗?几张照片、几段日志、几个视频、几个社交游戏,所有人几乎在里面玩的不亦乐乎,好不快活。这,也算是内容吗? 这,应该不算是内容吧。内容,好像指的是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资源、才叫内容吧----这是之前一直以来的理解。
Wuvist的回复,叫我在时隔这么久这后(我2006年关注豆瓣、2008年关注FACEBOOK),有种想明白了的感觉。FACEBOOK也好,豆瓣社区也好,ITEYE也好。不管是谁,其实都是在围绕“内容”在做事。高质量内容(话题)加上好友动态,加上个人空间(日志、照片、社交游戏等等)形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社区
这里需要再次表述的是:非常认同FACEBOOK实际上是在拿私人的日志、照片等当“内容”在运营。当然,所不同的是,这些“内容”只有他的真实生活好友感兴趣。而豆瓣类ITEYE类所运营的“内容”只有爱书爱编程的人才会感兴趣。
FACEBOOK更大,而其它的内容社区却比他小这么多。这个应该来说,是因为FACEBOOK所运营的“内容”的受众更广,更直接更接近现实生活的缘故来决定的。
而现实生活中爱看书,看编程的人总是少。对吗?
13 楼 Richard404 2011-04-02 慢慢行了了这个社区自己的特色 改为 慢慢行成了这个社区自己的特色
现实生活中爱看书,看编程的人 改为 现实生活中爱看书,爱编程的人
原以为会跟上次一样发不出去评论的,没有想到可以发。惊喜了一把。 14 楼 Richard404 2011-04-02 要说FACEBOOK,在做“熟人内容”的时候运营的,找到了借力社交游戏来推广,很是聪明呀。确实,熟人在一起干嘛?打打牌,唱唱K,喝酒吹牛混时间呗。全都是娱乐,全不干正事。提供这些产品服务,FACEBOOK看似不干正事,却正对熟人社区发展的胃口.
要说,要在ITEYE里面也搞个开心农场社交游戏啥的,那就真的是瞎捣鼓了。生人社区,更多是依靠共同关注的话题来聚集。没时间不说,又不认识你,谁爱跟你斗地主。要斗也是上QQ游戏了,QQ游戏人多。
什么SNS不SNS的,社区就是社区。熟人社区、生人社区,都是社区。都靠高质量内容来运营。真理只有一个,没有似是而非。说了这么多。还是内容为王啊!对吗? 15 楼 changqingonly 2011-08-02 博主做事的思维和做人一样啊! 16 楼 xnxqs 2011-09-23 学习了,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