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协议组成、帧格式、链路工作过程
用户接入Internet,在传送数据时都需要有数据链路层协议,其中最为广泛的是串行线路网际协议(SLIP)和点对点协议(PPP)。由于SLIP具有仅支持IP等缺点,主要用于低速(不超过19.2kbit/s)的交互性业务,它并未成为Internet的标准协议。为了改进SLIP,人们制订了点对点PPP(Point-to-Point Protocol)。RFC1661、RFC1662、RFC1663。
PPP帧不仅能通过拨号电话线发送出去,而且还能通过SONET或真正面向位的HDLC线路(即路由器与路由器相连)发送出去。
一、PPP协议组成?
图1 PPP帧格式
0xC023——信息字段是安全性认证PAP
0xC025——信息字段是LQR
0xC223——信息字段是安全性认证CHAP
当用户拨号接入ISP时,路由器的调制解调器对拨号做出应答,并建立一条物理连接。这时PC机向路由器发送一系列的LCP分组(封装成多个PPP帧)。这些分组及其响应选择了将要使用的一些PPP参数,接着就进行网络层培植,NCP给新接入的PC机分配一个临时的IP地址,这样PC机就成为Internet上一个主机了。
当用户通信完毕时,NCP释放网络层连接,收回原来分配出去的IP地址。接着LCP释放数据链路层连接,最后释放的是物理层的连接。
上述过程可用图2来描述。
?
图2 PPP协议过程状态图
当线路处于静止状态时,并不存在物理层的连接。当检测到调制解调器的载波信号,并建立物理层连接后,线路就进入建立状态,这时LCP开始协商一些选项。协商结束后就进入鉴别状态。若通信的双方鉴别身份成功,则进入网络状态。NCP配置网络蹭,分配IP地址,然后就进入可进行数据通信的打开状态。数据传输结束后就转到终止状态。载波停止后则回到静止状态。
四、举例路由器Router1和Router2的S0口均封装PPP协议,采用CHAP做认证,在Router1中应建立一个用户,以对端路由器主机名作为用户名,即用户名应为router2。同时在Router2中应建立一个用户,以对端路由器主机名作为用户名,即用户名应为router1。所建的这两用户的password必须相同。
?
设置如下:
Router1:
hostname router1
username router2 password xxx
interface Serial0
ip address 192.200.10.1 255.255.255.0
clockrate 1000000
ppp authentication chap
Router2:
hostname router2
username router1 password xxx
interface Serial0
ip address 192.200.10.2 255.255.255.0
ppp authentication ch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