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张适合自己的信用卡
选张适合自己的信用卡
新年将近,不妨选张最适合的信用卡,帮自己完成新年愿望。
购物达人乐刷刷:中银淘宝卡。持卡人通过支付宝网站,激活卡通支付功能后便可实现在线支付。同时中银淘宝卡持卡人还可免费领取淘宝VIP钻石卡、享受淘宝顶级会员待遇。
旅游达人酷刷刷:JCB招财猫卡。是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面向有日元支付需求人士发的信用卡,有人民币/日元双币结算账户,避免因货币兑换而产生的汇兑风险和费用。该卡除具有循环信用、预借现金、挂失零风险等基本功能外,还提供丰富多彩的增值服务和积分换礼计划。
健康达人喜刷刷:全民健身卡。国家体育总局授权中国银行发的运动卡。可享受网球、健身等多项专业培训课程、场馆预定服务、会员专属赛事等。全国范围内有超过2万家中银优惠商户,提供运动场馆、赛事票务、体育用品等服务及优惠。更有种类繁多的运动礼品,以积分兑换的形式提供。
收藏达人也刷刷:虎年生肖卡。长城生肖卡以传统十二生肖为主要题材,自2000年以来已陆续发行了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等版。该卡集本外币、定活期储蓄存款于一身,具自助存取、购物消费、缴费、投资理财等功能。一般于每年元旦、春节“两节”期间发行。
原文出处:http://bank.hexun.com/2010-02-12/122691501.html
没钱的银行
2010年的春节,亲朋好友相聚,免不了问长问短。当谈起我的工作时,一位亲朋李伯伯十分激动,顿时声色并茂,如泣如诉讲诉了他与银行的之间的“持久战”。
李伯伯是一位生意人,平时总免不了与银行打交道。“在银行排长龙我都可以忍受,最怕急需资金周转的时候银行硬是不让取钱,存款自愿、取款自由成了一张白纸。从没见过像项城市内的这些银行,还比不上人家乡下的储蓄所……”
潜意识里,我认为这是一种偶然现象,或许个别银行当时恰有自己的难处。因为银行“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在大城市里已经微乎其微,至少,已经与我绝缘N年了。
谁知两天后,我却亲身经历了“银行里没有钱”的荒唐事迹。
在营业厅外看到自动取款机处显示“正在维修中”后,预想取款的我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周口分行项城支行的大厅内排队等候。
“今天有钱要给我,没钱也得给我,什么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净是敞着大门睁着眼睛说瞎话,只能存不能取还开什么银行?还不如去开公共厕所呢,还能为大家提供方便。”排在长龙的前排,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先生勃然大怒道,“在场的大伙,咱们今天就在这耗上了……”排在后面的银行客户纷纷响应。
难道李伯伯说的农行不可一世,难道邮政储蓄上也如此不堪?好奇心作祟,我即刻前去打听。
这位老先生姓张,前几天刚把一笔收入存入邮政储蓄银行,不料想临近过年,母亲重病入院加上过年急需4万元的费用,张先生连排两天长队等候取钱应急,结果等来的答复都是:今天没钱,明天再来。
“不是存取自由吗,为什么不让我取钱?”张先生忿忿不平,“平时不让取也就算了,要是今年春节不让我好过,我就天天来你们这闹。”
平时?难道张先生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我正要开口接着问,旁边一位先生深有感触的说:“老兄啊,原来我们都是同路人啊,对,快过年了,一定得让我们取钱。”
张先生显然赢得了大家的同情,翻出了自己与银行打交道的“老底”。“你们知道吗,今年10月,我的生意急需20万元的现金来周转困境,跑遍了几家邮政储蓄网点,银行都说没钱,来到市区总行得到的答复是“明天再来”。我们老夫妻顶着颈椎病、高血压等疾病缠身的困扰,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啊,年轻人还好点,可我们都是快60岁的人了啊,苦排了3天答案“还是没钱”,还好排在后面的一位银行客户悄悄对我说,跟我掉换位置,他有10万现金要存,一会儿我就可以取了。
“我满心欢喜的等待,没想话未出口就被银行工作人员抢了先:不好意思,没钱。我随即火冒三丈,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跟工作人员起了冲突,就这样他们东拼西凑才让我取了钱。又不是很多钱,人家银行百把万不都能取吗?”
“你们以为我愿意吵啊,关键是不吵不闹我就取不了钱。自动取款机长年处于维修状态,柜台也永远都是没钱,不论是2万元还是20万元。不仅这家银行,连农行这样的大行也经常这样,我在农行也吵了不知多少次了,还服务部门呢,都什么态度?”
面对张先生的“存款不情愿、取款更发愁”的微词,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是“银行小,流动资金不足”。
“这是理由吗?我们是不能跟北京、上海的比,但是我们取的钱也不多啊?”众人纷纷抢着说。
经过一番折腾,排在前面的人取到了一部分钱,我还是没取到一分钱。
随后走向了项城一高对面的当地农行总行,提及不能满足取款者需要的理由,农行工作人员很坦白的说:“今天储户少。”
“您的言外之意也就是用当天储户的钱来满足取款者?”我再次追问,农行工作人员避而不答。
“那你们为什么不去投诉,向北京那边的总行投诉?”我问身边的人。
“没用的,一山自有一山王,北京的能管郑州的,能管得着咱这小地方的吗?咱这就那么几家银行,闹完不还得跟人家打交道?我都是急用的时候先来取两千,然后再奔向第二个城市办理业务。”前来存款的王女士跟我交谈。
在两次取款失败后,我随即转向当地工行(601398,股吧)。面对异地跨行取款手续费、取款限制等的一系列问题,工行的工作人员给予的答复都是“不知道”。
绝望中,结果我还是跨行在河南农村信用合作社取了钱。
http://bank.hexun.com/2010-03-01/122805947.html
银行卡的由来
银行卡于1915年起源于美国。最早发行银行卡的机构并不是银行, 而是一些百货商店、饮食业、娱乐业和汽油公司。美国的一些商店、饮食店为招徕顾客,推销商品,扩大营业额,有选择地在一定范围内发给顾客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后来演变成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为客户购货消费的凭证,开展了凭信用筹码在本商号或公司或汽油站购货的赊销服务业务,顾客可以在这些发行筹码的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约期付款。这就是银行信用卡的雏形。
1949年有一天,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纽约一家饭店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后发现他的钱包忘记带在身边,因而深感难堪,不得不打电话叫妻子带现金来饭店结账。于是麦克纳马拉产生了创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1950年春,麦克纳马拉与他的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资一万美元,在纽约创立了"大莱俱乐部" (Diners Club),即大莱信用卡公司的前身。大莱俱乐部为会员们提供一种能够证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会员凭卡片可以记账消费。这种无须银行办理的信用卡的性质仍属于商业信用卡。
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发行了银行信用卡。1959年,美国的美州银行在加利福尼亚州发行了美州银行卡。此后,许多银行加入了发卡银行的行列。到了六十年代,银行信用卡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信用卡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英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各国也盛行起来。从七十年代开始,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发行信用卡业务。
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打开国门,大胆引进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信用卡作为国际流行的信用支付工具也进入了中国,并得到较快的发展。1979年,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广东省分行首先同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开始代理东美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从此进入了中国。不久,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的中国银行分行先后同香港东亚银行、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以及美国运通公司等发卡机构签订了兑付信用卡协议书。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第一张“中银卡”(BOC卡)问世,1986年6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发行了长城信用卡,经中国银行总行命名后,长城信用卡作为中国银行系统统一的信用卡名称,在全国各地的中国银行分支机构全面推广。长城信用卡的诞生和发展,不仅填补了我国金融史册上的一项空白,而且预示着我国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支付方式,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原文出处:http://bank.hexun.com/2010-02-23/12274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