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频道 > 开发语言 > C++ >

请教一下结构体有关问题

2012-03-20 
请问一下结构体问题#include stdio.h structnode{}nodvoidmain(){printf( %d ,sizeof(nod))}在VC环

请问一下结构体问题
#include "stdio.h "
struct     node
{}nod;
void   main()
{
printf( "%d ",sizeof(nod));
}
在VC环境下,为什么运行结果是1?

[解决办法]
标准规定任何独立对象的大小不能为0。所以sizeof(node)==1,尽管node是空的。
[解决办法]
任何一个对象都是有大小的,如果没有大小,那么它怎么能在内存中表示呢
即使结构是空的,那也要给它指定一个最小可分配的内存大小,只有这样它才能实际存在,才可以对它进行诸如取地址,拷贝等操作
[解决办法]
To gfxiang(afu):
请教一下,我记得规定任何独立对象大小不能为0只是为了方便编译器的实现。我觉得即使对象的大小为0也没有什么不妥啊~取地址随便给个固定值就行了,拷贝就是空操作。
[解决办法]
有大小好像是为了区分这个结构体的不同对象
[解决办法]
结构体的sizeof
这是初学者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所以这里有必要多费点笔墨。让我们先看一个结构体:
struct S1
{
char c;
int i;
};
问sizeof(s1)等于多少聪明的你开始思考了,char 占1 个字节,int 占4 个字节,那么加起来就应该是5。
是这样吗你在你机器上试过了吗也许你是对的,但很可能你是错的!VC6 中按默认设置得到的结果为8。
Why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请不要沮丧,我们来好好琢磨一下sizeof 的定义——sizeof 的结果等于对象或者类型所占的内存字节数,好吧,那就让我们来看看S1 的内存分配情况:
S1 s1 = { 'a ', 0xFFFFFFFF };
定义上面的变量后,加上断点,运行程序,观察s1 所在的内存,你发现了什么
以我的VC6.0 为例,s1 的地址为0x0012FF78,其数据内容如下:
0012FF78: 61 CC CC CC FF FF FF FF
发现了什么怎么中间夹杂了3 个字节的CC 看看MSDN 上的说明:
When applied to a structure type or variable, sizeof returns the actual size, which may include paddingbytes inserted for alignment.
原来如此,这就是传说中的字节对齐啊!一个重要的话题出现了。
为什么需要字节对齐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导我们这样有助于加快计算机的取数速度,否则就得多花指令周期了。为此,编译器默认会对结构体进行处理(实际上其它地方的数据变量也是如此),让宽度为2 的基本数据类型(short 等)都位于能被2 整除的地址上,让宽度为4 的基本数据类型(int 等)都位于能被4 整除的地址上,以此类推。这样,两个数中间就可能需要加入填充字节,所以整个结构体的sizeof 值就增长了。
让我们交换一下S1 中char 与int 的位置:
struct S2
{
int i;
char c;
};
看看sizeof(S2)的结果为多少,怎么还是8 再看看内存,原来成员c 后面仍然有3 个填充字节,这又是为什么啊别着急,下面总结规律。
字节对齐的细节和编译器实现相关,但一般而言,满足三个准则:
1) 结构体变量的首地址能够被其最宽基本类型成员的大小所整除;
2) 结构体每个成员相对于结构体首地址的偏移量(offset)都是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如有需要编译器会在成员之间加上填充字节(internal adding);
3) 结构体的总大小为结构体最宽基本类型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如有需要编译器会在最末一个成员之后加上
填充字节(trailing padding)。
对于上面的准则,有几点需要说明:
1) 前面不是说结构体成员的地址是其大小的整数倍,怎么又说到偏移量了呢因为有了第1 点存在,所以我们就可以只考虑成员的偏移量,这样思考起来简单。想想为什么。
结构体某个成员相对于结构体首地址的偏移量可以通过宏offsetof()来获得,这个宏也在stddef.h 中定义,
如下:
#define offsetof(s,m) (size_t)&(((s *)0)-> m)
例如,想要获得S2 中c 的偏移量,方法为
size_t pos = offsetof(S2, c);// pos 等于4
2) 基本类型是指前面提到的像char、short、int、float、double 这样的内置数据类型,这里所说的“数据宽度”就是指其sizeof 的大小。由于结构体的成员可以是复合类型,比如另外一个结构体,所以在寻找最宽基本类型成员时,应当包括复合类型成员的子成员,而不是把复合成员看成是一个整体。但在确定复合类型成员的偏移位置时则是将复合类型作为整体看待。
这里叙述起来有点拗口,思考起来也有点挠头,还是让我们看看例子吧(具体数值仍以VC6 为例,以后不
再说明):
struct S3
{
char c1;
S1 s;
char c2;
};
S1 的最宽简单成员的类型为int,S3 在考虑最宽简单类型成员时是将S1“打散”看的,所以S3 的最宽简单类型为int,这样,通过S3 定义的变量,其存储空间首地址需要被4 整除,整个sizeof(S3)的值也应该被4整除。
c1 的偏移量为0,s 的偏移量呢这时s 是一个整体,它作为结构体变量也满足前面三个准则,所以其大小为8,偏移量为4,c1 与s 之间便需要3 个填充字节,而c2 与s 之间就不需要了,所以c2 的偏移量为12,算上c2 的大小为13,13 是不能被4 整除的,这样末尾还得补上3 个填充字节。最后得到sizeof(S3)的值为16。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公式:
结构体的大小等于最后一个成员的偏移量加上其大小再加上末尾的填充字节数目,即:
sizeof( struct ) = offsetof( last item ) + sizeof( last item ) + sizeof( trailing padding )
到这里,朋友们应该对结构体的sizeof 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但不要高兴得太早,有一个影响sizeof 的重要参量还未被提及,那便是编译器的pack 指令。它是用来调整结构体对齐方式的,不同编译器名称和用法略有不同,VC6 中通过#pragma pack 实现,也可以直接修改/Zp 编译开关。#pragma pack 的基本用法为:
#pragma pack( n ),n 为字节对齐数,其取值为1、2、4、8、16,默认是8,如果这个值比结构体成员的sizeof 值小,那么该成员的偏移量应该以此值为准,即是说,结构体成员的偏移量应该取二者的最小值,公式如下:
offsetof( item ) = min( n, sizeof( item ) )
再看示例:
#pragma pack(push) // 将当前pack 设置压栈保存
#pragma pack(2) // 必须在结构体定义之前使用
struct S1
{
char c;
int i;
};
struct S3
{
char c1;
S1 s;
char c2;


};
#pragma pack(pop) // 恢复先前的pack 设置
计算sizeof(S1)时,min(2, sizeof(i))的值为2,所以i 的偏移量为2,加上sizeof(i)等于6,能够被2 整除,所以整个S1 的大小为6。
同样,对于sizeof(S3),s 的偏移量为2,c2 的偏移量为8,加上sizeof(c2)等于9,不能被2 整除,添加一个填充字节,所以sizeof(S3)等于10。
现在,朋友们可以轻松的出一口气了,:)
还有一点要注意,“空结构体”(不含数据成员)的大小不为0,而是1。试想一个“不占空间”的变量如何被取地址、两个不同的“空结构体”变量又如何得以区分呢于是,“空结构体”变量也得被存储,这样编译器也就只能为其分配一个字节的空间用于占位了。如下:
struct S5 { };
sizeof( S5 ); // 结果为1


书上说的,,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呵呵,多看点书哦!
[解决办法]
记得好象是区分地址
[解决办法]
内存对奇
[解决办法]
强人!!
确实数据对齐要注意
[解决办法]
地址对齐
[解决办法]
#include "stdio.h "
struct node
{}nod;
void main()
{
printf( "%d ",sizeof(nod));
}

上述程序不管在哪个C++编译器上,其sizeof运算结果都是1!

这是因为一个空的结构(或是类)也是一个结构声明,只要是合法的结构声明,当有实例化需求的时候,语言(编译器)就有义务为其实现内存占有(定义),所以编译器因此为其插入一个char,用以占有一个内存地址,并以此区分可能的第二个同名的空结构,例如:

node _n1;//占有一个内存地址!
node _n2;//占有另一个内存地址!

if(&_n1 != &_n2) cout < < "内存中有二个node! " < < endl;

Stanley B.Lippman曾这样说道: "它(意指你那个空的node)有一个隐晦的1byte,那是被编译器安插进去的一个char,这使得这个class(class和struct在内存分布模型上没有区别)的两个对象得以在内存中配置独一无二的地址。 "(见《Inside The C++ Object Model》page84)



[解决办法]
liufei1108(无泪) 讲的不就是字节对齐嘛,这个我碰到过,在从AIX到HP机器移植的时候就碰到这个了,当时运行还core了,后来发现就是字节对齐导致的,然后让其1字节对齐就OK了
[解决办法]
没注意过这个问题。
[解决办法]
1byte就是为了内存占有,不存在字节对齐问题!

   字节对齐是为了提高bus的输送效率,而和内存占有以区分同一类型的二个对象无关,例如,如下情况才存在字节对齐:

class Pig
{
char x;//sizeof(char)为1byte!
long y;//sizeof(long)为4byte!
};

void main()
{
long _size = static_cast <long> (sizeof(Pig));

cout < < "Pig的sizeof: " < < _size < < endl;

_PAUSE;//一个利于观察演示结果的宏;
}

上述程序经BC6.0和VC7.1上编译执行,显示:

"Pig的sizeof: 8 "
[解决办法]
我MARK了,多谢高人指点
[解决办法]
内存分配最小单位
如果你定义一个没有数据的类,其大小也为1字节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