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频道 > 生活故事 > 人生故事 >

两个人的战争

2012-03-13 
当真相揭开,我才明白,原来一直以来,她并不是真的和我争什么。否则,她就不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路。   一    她在MSN上叫Amy Chan,签名则一成不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似乎在提醒我,如今一南一

当真相揭开,我才明白,原来一直以来,她并不是真的和我争什么。否则,她就不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路。

  一

   她在MSN上叫Amy Chan,签名则一成不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似乎在提醒我,如今一南一北,她照样不会忘记我们的明争暗斗。别人眼中温婉的她,只有在我面前,才会摆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架势。

  与她的关系,从相识那天起就不甚友好。在市中心的一家海鲜排档,母亲几次嘱咐我见了面要管她叫姐姐,我却嘟嚷,她不过比我大半岁,凭什么?她和她父亲走进来时,我毫不客气地“喂”了一声,算是和她打了招呼。她的眼睛亮亮地看着我,问我是不是三年级六班的梅美,我很不情愿地点点头,然后她就说,你的歌唱得很棒,我是一班的陈思捷啊。

  对于她的恭维,我并不接受,觉得她是在等我说,原来你就是老考年级第一的陈思捷呀。我才不那么笨呢。

  以后,我们都管对方叫“喂”,姐姐妹妹叫起来太腻歪,而名字也不过是符号。但母亲想把我的姓改成“陈”时,我却爆发了,坚持不改这满大街随处可见的姓。“随你爸姓,不好吗?”母亲小心翼翼地说,我不为所动:“他又不是我亲爸爸。”

  改姓的事不了了之,我和陈思捷的关系继续不冷不热。我反感她放了学就在我们班走廊等着和我一起回家,自从有了这个挂名姐姐,我想偷偷和同学出去玩已经成为历史。

  我一直极力掩饰和她之间这种尴尬的姐妹关系,她也是。家长会,继父参加她的,母亲参加我的;我们私下里说话,她叫母亲“你妈”,我则管继父叫“你爸”,泾渭分明。

  我们注定是冤家,小学到高中,居然就读同一所学校。尽管上学和放学都在一起,但路上大多数时间都在沉默。父母常常把我们两个放在一起比较,我当然也不会认输:比就比,谁怕谁。于是我们开始了明里暗里的争斗,尽管多数是我落败,但我总会以“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来安慰自己。

  二

  搬到思捷他们家后,我必须和她分享母亲的爱。母亲不偏心,毛衣织两件,买菜买我爱吃的一种,也必定买思捷爱吃的另一种。继父表面上也挺关心我,却老是悄悄关起房门,在里面细声细气地对思捷“面授机宜”。母亲不让我贴在门上偷听他们说什么,但我用脚趾头也猜得到,一定又是在想对策怎么赢我了。别怪我想得多,她的文化课成绩,每一门都要比我高十到几十分不等,明显看出我的劣势。

  有时我也佩服她的聪明,上了中学,每回考试,她在年级里的排名总不会跌出前五名。奇怪了,我参加文艺队排练,她边玩边等我;她回家学到几点,我也学到几点,我怎么还老是落在她后面?只能归结于她的大脑构造和我的不同。

  我不服气,把她的课本藏起来,她找了客厅找书桌,连床底也翻过都找不到,眼泪就悄无声息地掉下来。母亲看到她的可怜样,马上抄鸡毛掸子作势要往我头上拍,我只好拿了出来,心里却是鄙夷:靠哭来博取同情,没出息。我以为她至少会有两天不和我说话不跟我一同上学,可第二天一早,她就叫:“喂,等等我!”加快脚步追上来。

  有时她也不好欺负。她有个播生日歌的音乐盒,钢琴盖上有一个水晶般剔透的舞蹈家,会随着音乐声转动。我想,你有的,我怎么就没有,偷偷地跑到她房里拿来玩。她看见了,发了疯似的抢回去,我头一次发现她有那么大的力气,把我的手腕都给捏红了。

  学习我比不过她,可我一直是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总算挽回了一点声势。那次参加学校十大歌手比赛,决赛那晚我正在后台紧张得心砰砰跳,她气喘吁吁地跑来了,把我忘在家里的发卡递给我,还用那说不出是什么感觉的眼神看着我说:“今晚强手那么多,能入围就行了,别把名次看得那么重。”我是那么容易服输的人吗?她说话的语气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我居然得了个第三名!发奖的时候,我看见她就站在舞台下面拼命地鼓掌,心中一动:她就是那个喜欢和我比的陈思捷?不太像,或者,这只是错觉罢了。

  三

  事实却证明,她还是那个爱和我竞争的对手,即便在爱情上也是如此。

  高二那年,我喜欢上了体育班的班长,每天早上都会甩掉陈思捷,提早十分钟到学校,慢慢地走过学校田径场,欣赏他在跑道上慢跑的身影。情诗写了划掉,划掉了又写,最终没有勇气寄给他。这时我厌倦了和思捷在学习上的竞赛,我觉得很累,成绩一点点地掉了下来。

  那天我又提前十分钟来学校,她却早在田径场边上的看台上坐着了,看着慢跑中的体育班班长,用陶醉的语气对我说:“这个帅哥不错,我也想追。来一次比赛怎么样。一年半为限,高考结束你考上本科我就不和你抢。”

  论读书,她是比我厉害,论模样论性格,她却及不上我。要是真的和她公平竞争,我未必会输。凭什么偏偏挑中我的短处,和我这么约定?

  “同意吗?不然,我就把你最近丢了魂的事告诉你妈……”她这个要挟挺管用,我点头了,再说,真能做到爱情学业双丰收,这当然也是件好事。

  PK的结果让母亲十分满意,我终于考到了省外的大学本科,成功地打了一仗。思捷这次并不如我,只上了省内的师范大学。其实,她是上了重点线的呀。我问她为什么不报好一点的大学,她笑笑说,不想离父亲太远。得知结果的那一天,她伸出手祝贺我,恭喜我可以去追那个白马王子了。可是,我发现自己对那个男生已没了感觉。那也许只是青春期的情感萌芽吧。我很庆幸,当初没有向他示爱。

  高二的那次约定,成为我恋爱史上最难忘的一页。大学时曾试过谈恋爱,但是没有思捷在场,我却觉得一点趣味都没有。十年了,习惯了和她一起比来比去的日子,一旦她不在身边,我做什么似乎都没有了意义。我发现,我对她竟有些依恋。

  四

  大学毕业,我们回到了父母身边。我在外贸公司做了会计,她在中学做了教师。距离和时间真是好东西,可以填平两个人之间的嫌隙,渐渐冲淡年少时的盛气。我想,我们的PK也该结束了吧。可她,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在业余时间又拿起了课本,还问我想不想再读书。

  我决定跟她摊牌。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争强好胜的女孩了,生活中除了竞争,还有更多的快乐需要追求。我走到亮着灯的书房外面,忽然听到了继父和她说话的声音。原来,她的梦想,是去上海读书。读本科时不能实现,她就想走考研这条路。继父说,委屈你了,要不是供两个人读大学太困难,你高考时就可以挑你喜欢的学校了。她却格格地笑了,说,现在考也一样。

  我站在书房门外,呆住了。当真相揭开我才明白,原来一直以来,她并不是真的和我争什么。否则,她就不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路。

  她很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临走的那天晚上,我们坐在阳台上喝茶,天上的月亮又圆又亮。这样宁静的氛围,很适合回忆往事。

  我提起那个音乐盒。她笑笑,取了出来,打开,“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响起。她说:那时我是很小气。你知道吗?这是我去世的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抢,我当然舍不得给你,怕你摔坏了。

  我提起那个又高又帅的体育生,她歪了头问我,那时她像不像花痴。其实,她只是一门心思读书,不过怕我因为陷入恋爱中影响学习,所以才想到和我订这样一个约定,没想到却奏效了。

  我还提起每一次她赢了我以后我都不服气,一定想要跟她拼一拼,她的唇角添了一抹微笑:“是你想跟我比多一些呢,还是我想跟你比多一些?爸说,你是妹妹,要多迁就你。”

  她的话点醒了我。原来一直以来,都是我在主动地跟她PK。因为,我觉得她抢去了母亲对我的一半的爱,我总得抢点什么补回来。其实,她理解我,也为我着想,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激将中使我成长,可我却从来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我们之间,一直隔着一堵墙,那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人为制造的一堵墙……可无论如何,我都清楚,我们的PK,经过这次谈话,已经结束。那堵墙被推倒,成了沟通我们之间两颗心的桥梁。

  思捷去上海后,我加了她的MSN。每次见到她在线,我都会打声招呼,用我们彼此最熟悉的“喂”。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问她,为什么用那么简单的英文名做昵称,她在那头给我发了个笑脸,说她一直都叫这个英文名。初中第一节英语课,老师叫他们挑英文名,她就挑了这个,简单好记,艾美。“你知道为什么吗?”她又发了一个笑脸过来:“因为每次有人叫我艾美,我都会想起你,我的妹妹,不是叫梅美吗?”

  一向好胜的我很少哭,可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些话时,我的泪却不听话地掉了下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