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记骨头馆位于县城西北角并不太繁华的街道上。面积不大,只三间土坯门面房。墙皮有的地方已经脱落,墙体挺胸凹肚,有些变形。由于房子矮,门自然显得也矮,人进门自然就想低头。进门就“低头”,这样对客人有点不恭,但你进门抬眼就看见一个木制屏风,屏风上绘制的图案不是迎客松之类的山水花鸟,而是一尊观世音菩萨。见菩萨低头,如同行礼。拜菩萨自然有好报,所以客人心里很舒服。
既然称骨头馆,主打菜当然是肉骨头。徐记骨头菜主要是羊骨和猪骨,种类有棒骨、腔骨、排骨、猪尾巴,还有拆骨肉。做法含炒、炖、煮、炸。但主要还是炖,炖骨头的汤是老汤,已传了数十年,味道独特。徐记老板叫徐实,六十来岁,店里除了他,还有儿子和儿媳,没雇外人,算是“家班将”。徐实站柜台“捂钱匣子”,儿子小徐掌勺,儿媳跑堂,管理得井井有条。
在众多的骨头菜中,最受欢迎的要数拆骨肉。拆骨肉贴骨而生,骨肉纤维细嫩松软,丝缕较长,间或夹有脂肪,具有特殊的香气。徐老板会做青椒拆骨肉、油豆腐拆骨肉、荷包蛋拆骨肉。骨头煮到七成熟,就要从汤里捞出来,把肉从骨头上撕下来,再回锅炒制。但一般人吃饭没那么多讲究,一般就吃凉拌的。这就要把骨头煮到透熟,剥肉直接放盘里,拍上大蒜就着吃,味道清爽鲜美。徐记骨头称得上涞阳美食一绝。所以虽然地方偏僻,但小店生意兴隆,每天座无虚席。
徐记生意好,除了骨头做得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干净。店内并不设雅间,堂屋一溜整齐地摆放了六张八仙桌,整日擦得水亮,连桌子下面也是干干净净。地扫得如同风吹过一般干净,掉根头发很轻易就能找到。徐实一家虽然都是粗布衣服,但洗得一尘不染,特别是小徐,系白布围裙,身上很难找到一个污点。徐实有两个孙子,双胞胎,五六岁,从小就乖巧懂事,很少到前堂,只在后院玩耍。有时憋不住了想往人多的前堂跑,临进门小哥俩便互相望望对方的鼻子,看有没有鼻涕,如有,擦净了才敢进来。后院凉绳上总是晒着新洗的衣服,好像他们家每天洗衣服,这无形中就为他们的干净整洁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广告作用。每天晾晒的不光是衣服,还有布幌。徐记火锅店没牌子,只挂幌子。徐记布幌也讲究,是能升降的那种,如同今天单位里挂的国旗。这样主要是为了洗刷方便。别人的幌子往往挂上就没摘下过,直到风吹雨淋坏了再换新的。徐记的幌子有两个,一盏白底红边,一盏白底蓝边,十几天就换洗一次,轮着挂。这也成了徐记的一大特点。
这一年,段祺瑞带着他的小妾彩儿到涞阳视察他的“十三镇”。涞阳地处天子脚下,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段祺瑞奉慈禧懿旨派“十三镇”驻扎涞阳。彩儿好吃一口,尤其爱吃拆骨肉。但她有洁癖,对饭馆很挑剔。侍从们听说徐记骨头美味一绝,而且干净,便给彩儿推荐。彩儿当然高兴,缠着大帅要吃肉骨头。段大帅无奈,只好谢绝其他宴请,带彩儿来吃。
段大帅到徐记骨头馆的时候已是正午,店里正上座。段祺瑞器宇轩昂,眉宇间露出霸气。彩儿花枝招展,满嘴“京片子”。二人一进小店,便粘下了众人的眼珠子。徐实徐老板见来了贵客,忙笑脸相迎。彩儿见小店如此整洁干净,很高兴,看着墙上粉板,一连点了8道大菜。段大帅吃得大快朵颐,一连啃了三根大棒骨。便吃边举着骨头虚让其他食客:各位来来来,一起吃。彩儿吃得文雅,她最爱吃那盘“蒜拌拆骨肉”,一小口一小口地夹,频频往小嘴里送,那一盘拆骨肉几乎全跑到了她肚子里。
饭毕,彩儿内急,到后院上厕所。事毕,彩儿整理衣衫,不经意扭头一望,见两个五六岁的小孩子蹲在厨房前鼓捣什么东西。彩儿定睛观瞧——
大概是那天客人多忙乎不过来,徐家那对双胞胎小男孩在帮爹妈拆骨头。他们面前各摆放了一个盘子,小哥俩那白白净净的小手拿着大骨棒,使劲地撕着骨头上的肉,实在撕不下来,就用嘴咬,咬下一块便吐到盘子里,咬下一块再吐到盘子里……
彩儿从那以后,只要见到肉骨头,便呕吐不止,后来不光见到肉骨头吐,见着带荤腥的都吐。回京半月不见好。段祺瑞连请了三个名医,都治不好。彩儿日渐消瘦下去。最后,段大帅请到了翟神医。翟神医号称京城第一神医,人说他半医半仙。翟神医云游四海,段大帅好不容易找到他。翟神医给彩儿把了脉,问了病因。忽然捋须笑了,站起身一报拳,说:“恭喜大帅,夫人有喜了,这是闹反应。”段祺瑞不信,说:“如是喜脉,以前那三位怎么把不出?”翟神医一笑说:“原先夫人呕吐许是厌食反应,不过现在闹反应,夫人确是因为怀了身子。”彩儿这时候小嘴早张得溜圆。她早巴望着给大帅生个“龙种”,可跟了段祺瑞半年了也没怀上。现在听翟神医一说不禁喜出望外,连问几个:“是真的么?”翟神医连连点头,又伏在段祺瑞耳边低语几句,然后叫彩儿闭上眼睛。彩儿闭了眼,翟神医缓缓地说:“夫人过去一直未孕,原因就是喜吃拆骨肉。拆骨肉、拆骨肉,骨肉拆散,哪来子女?好在夫人吃了那沾了口水的拆骨肉。那肉是从两个孩子嘴里吐出来的,嘴,口也,口是什么?”翟神医用手指在空中比画了个“口”字,“口也,四堵墙围起来的,拆散的骨肉用墙围起来,自然就跑不掉了,所以夫人便有了喜。”
彩儿闭着眼睛,如听仙乐。段祺瑞连连搓手,连喊“妙妙妙”。这时候神医说:“夫人请睁开眼。”彩儿睁开眼,只见眼前一位仆人端了一盘肉骨头呈到她面前。彩儿见了那肉骨头,忽然增加了某种亲切感,竟没了那呕吐的反应……
段祺瑞大喜,给翟神医码了一摞大洋,又乘兴挥毫写下“徐记骨头馆”几个大字,命人刻成匾额送给徐实。翟神医望着这一切,微笑不语。
一月后,彩儿并没怀孕。段祺瑞问责翟神医,但神医早又云游去了。段祺瑞想了想,终有所悟,无奈地苦笑一下,禁不住舔了下大拇指,惊叹神医的不俗。
甭管该不该,那匾就一直挂在徐记骨头馆门额上。后来店没了,匾却至今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