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频道 > 寓言童话 > 成语故事 >

咄咄逼人

2009-11-03 
【拼音】duō duō bī rén【典故】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晋·卫铄《与释某书》【释义】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用 ...
【拼音】duō duō bī rén
【典故】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晋·卫铄《与释某书》
【释义】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气势汹汹的样子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盛气凌人、气势汹汹
【相反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
【同韵词】贼子乱臣、挑牙料唇、拟人必于其伦、缚舌交唇、黯然伤神、适者生存、芝艾同焚、应天顺民、荒谬绝伦、柳圣花神、......
【年代】古代
【英文】aggressive
【德语】einedrohende(od.arrogante,aggressive)Haltungeinnehmen<herausfordernd>
【日语】気勢(きせい)激しく人に迫(せま)る
【法语】agressif<arrogant>
【俄文】угрожáющий
【成语故事】东晋文学家顾恺之到殷仲堪家中做客,恒温的儿子恒玄也在,三人高兴抽签玩文字游戏,就“危”字他们说道:“矛头淅米剑头炊”、“百岁老翁攀枯枝”、“井上辘轳卧婴儿”,殷仲堪部下参军咄咄逼人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成语举例】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咄咄逼人。  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
【成语造句】
◎ 例如,知己知彼,有备而去;把握时机,等公司确定要人并开出工资数目后再提出;合情合理,切忌漫天要价;明确表示对工作的兴趣,同时也明确提出希望适当提高工资待遇;约定二次商谈,但最好不要谈第三次;适可而止,切忌得寸进尺,以免影响未来;灵活机动,不必拘泥于工资一项;特别是不能咄咄逼人,最好让公司自我感觉是谈判的胜方,至少也得弄个"双赢"。
◎ 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战争威胁,当务之急是:第一,各国人民要提高警惕,加强自卫力量,认真进行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 今年的美国外交咄咄逼人,实际上成果有限,树敌过多,隐患不少,美国已经并将继续为此付出代价。
◎ 在中国化妆品、洗涤品等轻工品市场,洋品牌、合资品牌称雄一时,宝洁、高露洁等多种跨国洋品牌咄咄逼人,但在女内衣市场中,民族品牌安莉芳多年雄踞市场首座,近3年连续保持同类产品市场占有量第一的佳绩,让包括赛拉丽、黛安芬等在内的国际超级品牌望尘莫及。
◎ 可是,现在丈夫这对咄咄逼人的目光却显得这般涣散!这般暗无光彩!简直不象是岩火龙的了。
◎ "法官先生!"费信惇站起来,从容不迫地说道,"本律师对于刚才爱利思先生咄咄逼人的指控,实在是如坠烟雾,不得其解。
◎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的70年代,苏、美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苏联的扩张势头咄咄逼人。
◎ 在西线,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攻势强大,咄咄逼人。
◎ 这问题已出现就有其咄咄逼人的性质。
◎ 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提问,邓小平的回答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其中包含的内涵,都似乎是一种退让,一种自谦,它不仅显示了一位东方伟人的气度和修养,也使对方通过柔和的语言形式、愉悦的语言风格,接受到颇耐人寻味的强者之音。
◎ 世界上许多卓有成就的外交家,如新中国首任外长周恩来、前外长钱其琛、前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加利、现任秘书长安南等人,都不是那种性格外向、咄咄逼人之人。
◎ 洁白如银、棱角分明的衣领有如两片利刃直插心底,使她感觉到一种绅士贵族的气质,一种谨严精细的作风,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
◎ 他看上去不像个身居要位的人,只有四十多岁,身上没有咄咄逼人的锋芒和居高临下的盛气。
◎ 还有一种态度就是没有姿态,对年龄的事不去多想,专心体验每一天的况味,不知老之将至,叫咄咄逼人的时间没有对手。
◎ "总前委"依据"AB团要犯"的口供,错误地估计形势,发出2封咄咄逼人的信,拉开了富田肃反的帷幕。
◎ 他在政治上是极端反动的,对夏瑜极尽侮辱漫骂之能事,开口"贱骨头",闭口"小家伙"、"小东西";夏瑜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他竟咄咄逼人地质问:"这是人话吗?"可是,此人贪婪、凶恶,又粗中有细。
◎ 写到这里,子扬对于非正义战争的谴责与批判是十分深刻的,对于美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是入木三分的,身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部的负责人,这国际题材的诗甚至可视为一种"职务写作",由于子扬有着曾在军旅的特殊身份,他写起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墓地与鲜花来能举重若轻,错落有致,从容不迫的叙述中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
◎ 可是,我没有料到,专家却咄咄逼人地反问:看同样的电视,怎么有的孩子没学坏?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机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