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雅在藏语里是“岩窝”的意思。清代史料中写作“乍丫”或“扎雅”相传17世纪中叶,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嘎曲·扎巴江措在克贡村附近山头的悬岩下修行,后人就把他修行的地方叫作“察雅”。察雅县地处东经97°02′—98°05′,北纬30°01′—31°01′。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中南部,东接贡觉县,南芒康、左贡县,西隔怒江与八宿县相望,北与昌都县毗邻。县驻地距昌都镇96公里,距拉萨市1200公里。县域东西最大距离18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26公里。土地总面积8413平方公里。
察雅地处横断山脉北部,澜沧江中游东岸,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河谷最低处海拔2900米,全县平均海拔3500米。地势东、北、南部略高,西部偏低,中部系河谷地带。境内主要山峰有冬绰峰,海拔5524米,为县内最高峰。
察雅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日照充足,干湿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1℃,1月份平均气温-1℃,7月份平均气温19℃。日平均气温5℃以上持续时间,河谷地带在200—250天之间,日平均气温0℃以上持续时间在300—330天之间。平均无霜期180天。平均年降水量为350毫米,大部份集中在7—9月。
察雅仁达摩崖造像
仁达摩崖造像位于察雅县旺布乡境内丹玛山崖。当地群众依据造像而称之为仁达大日如来殿。造像利用丹玛山峭壁岩石依山雕凿而成。分为主供佛大日如来佛,陪衬佛八大随弟子和两个女飞天神,附加佛护贝龙王,以及殿堂上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刻像等。造像下面有吐蕃时期凿刻的藏文铭刻和数十个汉字。在造像右边刻有藏文的《普贤行愿品》经文。
察雅仁达丹玛摩造像及石刻,是康区一带唯一能确定为吐蕃时代的造像铭文,它对于研究吐蕃时期昌都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及书法雕刻艺术均有重要意义。
读书人网(www.reader8.net)提供旅游线路,游记攻略,旅游景点,景区图片,门票报价,地方美食,酒店住宿等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