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位于陕西腹地,南接古城西安,北通黄帝陵和革命胜地延安。铜川在历史上属京畿(念ji,一声)重镇,历史文物古迹丰富。这里有唐代名医孙思邈行医隐居地药王山和唐太宗李世民避暑、高僧玄奘译经圆寂地玉华宫遗址。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北宋大画家范宽均出生在铜川。宜君已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农民画乡”。中国八大名窑之一的耀州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这里还有佛教胜地香山、孟姜女祭祀地姜女祠等。铜川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融,是旅游观光和避暑渡假的好去处。
历史馈赠的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了铜川独具特色的陶瓷文化游、医药保健游、避暑休闲游和佛教文化游等四大旅游项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铜川市现代化建设日益发展,境内有西铜、梅七铁路和西包公路、西铜一级公路,交通十分方便;旅游接待设施日趋完善。目前拥有4座规模较高的旅游涉外饭店;市旅行社是本地区最大的国内旅行社旅游业务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市。
铜川市文物古迹及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历史文化遗迹名胜古迹600余处,其中市级以上的名胜古迹28处。著名的“两址两山”即玉华宫遗址、耀州窑遗址和香山、药王山已成为陕西北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华山中的玉华宫遗址是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宫及高僧玄奘译经、圆寂之处。号称“十里窑场”的耀州窑遗址,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集唐、五代、宋、金、元各个时期窑炉之精华于一地的古遗址,堪称当代中国最大的地下陶瓷博物馆。它兴于唐,盛于宋,曾与汝、定、官、钧、哥并称中国六大窑系。香山曾与普陀、五台、九华、峨眉五大佛教名山并称天下,寺院始于苻秦,盛于姚秦,曾迎龟兹高僧鸠摩罗什译梵经于此。药王山因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被御封“药王”而名传天下。山上庙宇宏伟,古柏参天,碑石林立,风景幽雅秀丽。郊区北部的金锁关,“三山天作堑,两峡石为关”,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另外,还有烈女孟姜女的遗迹姜女祠,柳范书画的墨宝和照金薛家寨的奇峰等等。铜川人杰地灵,有西晋著名哲学家傅玄、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念fen,一声)和北宋著名画家范宽等古代先贤。耀县照金地区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 ,刘志丹、谢子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先后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
铜川现有涉外旅游宾馆(饭店)4所。专项旅游线路“耀瓷文化游”、“医药保健游”、“佛教寻踪游”、“休闲避署游”、“孟姜女传说系列游”和“柳范书画游”,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
住宿:
新懋大酒店、枫林饭店、红玫瑰大酒店、铜川饭店、铜川宾馆、凯悦宾馆、矿务局第二招待所为广大游客提供不同层次的住宿环境。
交通:
铜川市交通、通讯方便,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横贯中国东西大动脉的陇海铁路的重要支线咸(阳)铜(川)铁路,“210”公路国道贯穿全市,西铜高等级公路直达市中心。另外,支线公路和3条铁路专用线把境内各大工矿企业及乡镇连接成片。
美食:
窝窝面: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凡是品尝过耀州窝窝面的人,都为它丰富的原料、特殊的风味、考究的技术、精细的刀工而赞不绝口。许多人都以游览药王山、品尝窝窝面为快事。许多年来,耀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
咸汤面:是耀县特有的传统小吃,经济实惠,食用方便,人们喜作早餐。咸汤面,咸辣出头,筋韧爽口。碗内生姜黄、葱韭绿、油辣红、豆腐白,色鲜而合谐,食后余香盈口,周身微汗,使人食欲大振,顿觉轻爽。清早食用一碗,日久能暖胃活血,有食疗之功效。
油茶泡馍:在耀县城的大街上,设有不少卖油茶泡镆的店铺和小摊。这种油茶,不是那种芝麻杏仁油茶,而是用家畜油和面粉炒成的一种油茶。它的历史久远,据知在清朝时期就有人卖,至今不衰,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雪花糖:每年入冬雪花飘落时开始生产,因其糖块颜色白亮,牙咬糖块时,糖渣纷落,宛如飘雪,故名雪花糖,俗称渣子糖,是耀县久负盛名的传统食品。
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游记攻略,景区图片,门票报价,酒店住宿,地方美食等资讯尽在www.reader8.net(读书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