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淑墓志,八十年代初出土于大同市城东十公里白登山下的东王庄村。此志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508年),碑高0.74米(加额),宽0.42米。碑额为“魏元公之墓志”六个篆书,风格与司马金龙墓表篆额相近,但书法略逊一等。墓志正文为楷书,坚二十四行,每行二十七字,共计511字。字格二厘米见方。志文除右下部和左上部因年久接土,二十余字漫灭不可辩读外,绝大部分字体精整,锋颖犹新。它是目前大同地区出土的北魏志石中文字最多的一种。
志文记述了墓主人元淑及其妻吕氏的身世和功德。元淑本名拓跋淑,是北魏先世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道武帝拓跋(王圭)的祖父)第五子拓跋寿鸠的曾孙,生于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宣武帝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卒于平城镇将任上。据《北史》载,元淑“善骑射”,‘能弯弓三百斤”,颇有政绩。此墓志极力褒扬他的功德、品行,虽不免有过誉之处,但毕竟补充了史料的不足。
元淑墓志的珍贵价值是在书法艺术方面。元魏后期书法逐步形成了一种俊利疏朗,严格之中富有变化的书风。此墓志是这个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元淑墓志》的用笔,以方笔为主,不失魏碑雄强、质朴的基本风貌,而许多地方参用圆笔,又具有意态生动、凝重遒劲、富有立体感的特点。在结字方面,《元淑墓志》更有其独到之处:其一是打破了魏碑字体一律呈扁方形的成法,而略呈长形又富于变化;其二是体势以奇取胜;其三是以行入楷,意趣横生。《元淑墓志》的用笔和结字方面的这些独到之处,使它卓然独立于魏碑之中。
住宿:
大友宾馆建于1960年,始称大同矿务局第三招待所,主要接待援华苏联专家,后更名为大同矿务局外宾招待所。2000年根据举世闻名的大同优质动力煤的品牌“大友”而正式更名为大友宾馆。饭店地址:山西大同新平旺纬五路1号
饭店邮编:037006
饭店电话:0352-2023080
饭店传真:0352-2021891
电子邮件:web@dtly.com.cn
交通:
在大同汽车站乘坐旅游专线车,白登山下车即到。
美食:
大同的风味小吃当然也离不开面食,豌豆面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作法是将豌豆面与白面或莜面和在一起,然后或擀或压或切,品种有拔鱼儿、抿面、压饸烙等,下锅煮熟以后,浇上用鸡蛋、豆腐皮、金针、木耳调成的卤汁或肉末卤汁,即可食用。香味浓郁,十分适口。 白登山脚下即有一小饭店可作豌豆面。
www.reader8.net(读书人网)提供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游记攻略,景区图片,门票报价,酒店住宿,地方美食等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