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指导 >

习博见解析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

2014-08-01 
习博见解析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点击查看:给定资料【习博见老师梳理文章脉络】从文章的4道题来看,全部没

习博见解析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

 

 

        点击查看:给定资料

【习博见老师梳理文章脉络】

从文章的4道题来看,全部没有给出限定的材料范围,全文材料共十八个,明显过多,因此可以预判本文的难点在于定位问题,建议全文梳理,将全文微缩为:
材料一:湖泊很重要,但面临危机。
材料二:国外湖泊也曾经出现严重问题。
材料三:我国湖泊出现富营养化问题。
材料四:湖北武汉湖泊面临的危机。
材料五:领导很重视。
材料六:举例,杨叉湖的消亡。
材料七:举例,沙湖的缩减。
材料八:填湖原因分析。
材料九:湖泊保护难的原因。
材料十:湖泊治理缺乏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参与。
材料十一:人们对于湖泊保护在思想意识方面的欠缺。
材料十二:孩子眼中的治湖建议。
材料十三:国内的湖泊保护经验。
材料十四:日本治理琵琶湖经验。
材料十五:西湖经验。
材料十六:武汉经验。
材料十七:洱海经验。
材料十八:社会环保意识。

 三、申论要求
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四个问题:


(一)根据材料,提炼出湖北省可以借鉴的保护与治理湖泊的主要经验和做法。(20分)
要求:全面准确,语言简洁,不超过200字。
【习博见老师解析】此题属于归纳概括题,没有给出明确的材料来源。从题中分布来看,我们应当主要从经验段落归纳概括答案。本题限定200字,20分。纵观全文,可以预判答案主要来自材料12-17。其中武汉的经验应该是格外重要的。归纳材料可以基本上将其归纳为立法(规划)、资金投入、广泛宣传、治理污染、创新机制等方面。
【习博见老师参考答案】
一、加强湖泊保护的地方立法,制定湖泊保护规划,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湖泊保护意识,动员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到湖泊保护中来。
三、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新的融资机制,拓展资金来源。
四、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湖泊周边的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旅游污染,杜绝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
五、创新保护机制:成立专门湖泊保护机构,聘请保护人员,明确责任制到人。
【网络参考答案】
一是加强湖泊保护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湖泊保护法规体系。
二是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民湖泊环保意识,同时构建非政府组织、公众参与体系,鼓励非政府组织、公众的积极参与。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开展湖泊治理综合整治工程。如控制污染源,完善湿地系统,保护流域自然植被,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等措施综合治理。
四是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湖泊机制。加强管理和监督,明确责任追究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探索湖泊治理的市场化、模式化。


(二)阅读给定材料,分析指出近十几年来房地产对我国城市湖泊的主要影响。(20分)
要求:联系实际,见解深刻,切实可行,不超过200字。
【习博见老师解析】此题为综合分析题,难点在于没有明确的材料定位,我们纵观全文,寻找与房地产相关的材料,可以发现,4、6、7、8成为主要的答案来源。网络的参考答案写得很好,从填湖建房、垃圾污染、生态功能三个角度回答,同学们可以直接借鉴。
【网络参考答案】
房地产对我国城市湖泊的主要影响:
一是造成城市湖泊水资源萎缩,湖泊面积锐减。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许多城市推行“填湖造房”,许多城市湖泊被填埋,城市湖泊面积急剧减少。
二是加重了城市湖泊的污染。房地产开发带来大量建筑垃圾以及居民生活垃圾的倾倒,污染城市湖泊,水质下降。
三是使得城市湖泊丧失了供水、旅游、水产等服务功能。大量城市湖泊受“填湖造房”的影响,水资源减少,污染严重,丧失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


(三)结合给定材料,分析在湖泊保护中加强非政府组织社会责任建设的难点,并提出解决的对策。(2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不超过450字。
【习博见老师解析】本题属于难点+对策题,题目没有给出限定材料范围,需要首先定位。材料中提及非政府组织的主要有材料10、13、但两个材料都只是对非政府组织一带而过,并没有表现出难点及对策。相信大多数考生思考到此,就会陷入解答的僵局。我们来梳理题干“分析在湖泊保护中加强非政府组织社会责任建设的难点,”即分析“为什么非政府组织难以发挥保护湖泊保护作用?”再分析,提取主体,非政府组织←→湖泊保护,我们分析下,材料中给出了,湖泊保护危机主要是由于政府、开发商、民众等主体造成的,从第一题的经验,可以提取出原有的不足,“立法(规划)、资金投入、广泛宣传、治理污染、创新机制”,再从时间纵向上,可以找到历史的因素。好了,我们从如此多的点,可以寻找与非政府组织能够连接上的。包括政府的问题、开发商的问题、民众的问题(含社会意识)、资金的问题、原有机制的问题、历史的问题、法律的问题,好了,这下够了吧!
【习博见老师参考答案】
难点主要包括
一、法律原因。非政府组织参与湖泊保护工作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难以依法履行社会责任,没有明确的法律指引。
二、政府原因。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置湖泊保护与不顾,更无法配合非政府组织履行社会责任。
三、开发商原因。部分开发商惟利是图,填湖建房,增加了非政府组织的工作难度。
四、民众原因。民众的湖泊保护意识淡薄,对非政府组织的行动参与度不够。
五、历史原因。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方兴未艾,在很多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
六、机制原因。现有的湖泊保护机制主要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组织难以更好发挥作用。
七、资金原因。湖泊保护及治理需要大量资金,非政府组织财力不足。
对策主要包括:一、构建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参与体系,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投入到湖泊保护工作中去。二、加强教育宣传,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湖泊环保意识。三、完善相关立法,为非政府组织履行湖泊保护责任扫清法律障碍。四、机制创新,大力构建并完善有利于推动各方积极参与,相互配合的湖泊保护机制。五、多方筹措资金,努力解决非政府组织履行责任的经济困难。
【网络参考答案】
难点:
一是我国湖泊保护的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无法为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湖泊保护中提供行动框架。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支持,就会使得非政府组织的行为缺乏合法性,不利于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加强。
二是部分地方政府有法不依,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社会责任无法得到切实履行。填湖事件的发生和基层政府片面追求“填湖经济”带来的利益有关。当政府利益与社会公益相冲突时,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责任的实现就无法得到保障。
三是全社会环保意识不高,公众对于湖泊保护的参与力度不高,没有公众的支持,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责任难以实现。
对策:
首先,加强湖泊保护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湖泊保护法规体系,为非政府组织推行各项社会活动提供合法的行动框架和法律支持。
其次,政府应当依法行政,严厉打击破坏湖泊资源的行为。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满足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利益诉求。
再次,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的宣传教育,宣传我国当前湖泊面临的严重危机,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和保护湖泊的社会责任。只有公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责任才能得到实现。


(四)参考给定材料,运用科学发展观,以《从湖泊危机说开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
【网络参考例文】


从湖泊危机说开去

        水是生命之源,湖泊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它滋养了文明,润泽着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依托。然而,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湖泊面临严重危机。在历史上曾有“千湖之省”美誉的中部大省湖北省,由于受上世纪大规模围湖造田及近年来房地产的开发,倾倒垃圾,工业污染等影响,湖北湖泊水资源锐减、水质污染严重,生态功能不断退化萎缩,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湖泊的保护和治理。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淮河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提出指导新时期我国治水治污的重大战略思想。治水治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在保护和治理湖泊时必须做到统筹规划,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高度上,统筹经济和社会、局部和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保护我国的湖泊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首先,加强湖泊保护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湖泊保护法规体系,使得我国在湖泊保护上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湖泊治理规章和政策,建立和完善保护湖泊的法规体系,为我国湖泊的治污治水提供法制保障。同时,抓紧制定一些湖泊的监管条例和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与之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更好地规范全国湖泊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工作。
        其次,建立湖泊综合治理机制。加强湖泊环境污染联防治理和湖泊生态保护,制定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包括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方案,并创新投融资模式,探索湖泊治理的市场化模式化。同时,要真正发挥政策体系的作用,还必须切实调动企业、政府和居民的积极性,使环境保护的主体产生自觉行动。
        再次,构建非政府组织的公众参与体系。我国的湖泊治理除了依靠工程技术外,还需要构建非政府组织公众参与体系,当前缺乏非政府组织、公众的参与,湖泊水污染的控制比较被动,影响了治理效果。要重视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非政府组织在公众的宣传教育、影响国家环境政策的教化、与政府和政府间组织之间的沟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最后,政府应当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政府应当积极利用新闻、电视、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宣传当前我国湖泊存在的问题,提高公民保护湖泊的社会责任感,倡导公民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积极投身到湖泊的治理和保护当中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美丽的画面的实现需要我们加大对湖泊的治理力度,保护湖泊资源。当前,我们应当根据十七大报告精神,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达到完美的统一。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