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2014年考研政治复习模块复习资料精华讲解(一)

2013-06-27 

  一、原理部分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认识与实践、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分析法)

  认识与实践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认识的来源及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产生消极甚至破坏作用,阻碍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两者相互渗透。飞跃的条件:丰富的感性材料;对材料辩证思维的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注:认识的真正任务。即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只有理性认识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理性认识到实践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要被群众所掌握(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注:理性因素及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是在认识过程中起主要、主导作用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的能力;非理性因素是在认识过程中起动力、诱导、激发作用的非逻辑因素。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相互补充,共同促进认识的发展。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定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凡经证实的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不确定性: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能完成的;检验过的真理还要受到实践的检验。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辩证统一:成功的实践是统一的前提;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必然具有价值;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实事求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必须以正确认识世界为前提。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贯通,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依存,同一性是斗争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具体矛盾得到解决,新矛盾代替旧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之间或矛盾诸方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和特殊本质。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区分不同科学的根据、解决矛盾的前提。

推荐阅读:

最新考研调剂忘记密码怎样找回

2013年考研调剂系统入口

13年考研国家线专业学位类浮动趋势专家解析

2013年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集锦

研究生复试英语自我介绍模板

2013年研究生复试常识问题总结

读书人网为您最新整理研究生考试信息,敬请查阅,预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