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第一大题 :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对法人概念的理解。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具有组织的独立性、财产的独立性和责任承担的独立性。所以,某大学法律系、某机关财务科、某公司市场部均不具有独立性特征,不是法人。另外,分公司、分厂、分行都不具有法人资格。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本题让选择既属于双方行为、又属于实践性行为的选项。遗嘱行为属于单方行为,先予排除。选项ACD中,买卖合同、租赁合同行为都是诺成性行为,借用合同行为属于实践性行为,除意思表示之外,还需以物的交付为成立要件,所以答案只能选D。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权利的分类。根据权利效力目的为标准,可以将权利分为原权和救济权。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不得超越正当范围,损害其他主体为法律确认保护的利益,否则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本题选项B受遗赠人是有权拒绝接受遗赠的,不违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其它选项中的行为都给其他权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法律规定:“出卖的标的物,应当属于出卖人所有或者出卖人有权处分。”、“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在获得追认或者取得处分权之前,合同效力尚未确定,称为效力待定。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期限和条件的区别在于:期限是必然能到来的;条件则是不确定的,可能到来也可能不到来。甲的儿子可能考上研究生,也可能考不上,这是不确定的,所以不属于期限,而属于条件。如果本题中所附的条件成就的话,民事法律行为开始生效,故属于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再代理的相关规定。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托他人代理的除外。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全面,是错误的。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指定代理终止的原因。按照规定,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终止的原因包括:(1)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2)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4)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取消指定;(5)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系消灭。选项A属于委托代理终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