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雅典宪章》:1933年(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自动解决城市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引导规划向科学方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一个完整的城市
9、《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国际建协·秘鲁利马)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提出了动态规划的概念。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体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邻里单位:邻里单位理论
佩里将邻里单位作为构成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细胞(如图)。这种邻里单位以一个不被城市道路分割的小学服务范围为邻里单位的基本空间尺度,讲求空间宜人景观的营建,强调内聚的居住情感,强调作为居住社区的整体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美国建筑师C.Stein设计的雷德朋(Radburn)新镇大街坊充分考虑了私人汽车时代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采用了人车分离的道路系统以创造出积极的邻里交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