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会考试 > 注会考试 > 考试题库 >

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章节练习题第十四章(3)

2013-04-23 
读书人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章节练习题,希望对大家在2013年的考试能带来帮助!

  三、计算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0年度发生如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

  (1)甲公司与乙公司经协商,甲公司以其拥有的全部用于经营出租目的的一幢公寓楼与乙公司持有的交易目的的股票投资交换。甲公司的公寓楼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但公司未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交换日,该幢公寓楼的账面原价为11 500万元,已提折旧4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0 00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乙公司持有的交易目的的股票投资账面价值为8 000万元。乙公司对该股票投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9 600万元,并支付了400万元的补价。乙公司换入公寓楼后仍然继续用于经营出租目的,并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甲公司换入股票投资后也仍然用于交易目的。转让公寓楼的营业税尚未支付,除营业税外,该项交易过程中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9 600

  银行存款     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 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7 5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4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11 5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00×5%)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0

  (2)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产品换入A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账面余额为420 000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 000元,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为5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另向A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5 000元(其中包括支付补价100 000元,收取增值税销项税额85 000元),同时为换入资产支付相关费用5 000元。A公司的设备系2008年购入,原价为800 000元,已提折旧220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0 000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600 000元。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60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000

  银行存款 (15 000+5 000)2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20 000

  存货跌价准备 10 000

  贷:库存商品 420 000

  资产减值损失 10 000

  (3)甲公司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与B公司交换一台设备和一项无形资产,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50万元,其中其他权益变动明细借方3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为190万元;B公司的设备系2009年2月购入,原价为80万元,累计折旧40万元,公允价值为50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17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甲公司支付给B公司银行存款18.5万元(其中包括支付补价1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5万元),为换入资产支付共计相关税费10万元。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设备   5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

  无形资产        157.5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

  投资收益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

  银行存款      28.5

  (4)甲公司以其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换C公司的原材料,在交换日,甲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为320 000元(其中成本为240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为80 000元),公允价值为360 000元。换入的原材料账面价值为280 000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300 000元,增值税为51 000元,甲公司收到C公司支付的银行存款9 000元(其中包括收取补价60 000元,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51 000元)。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 3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000

  银行存款 9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4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80 000

  投资收益 40 000

  (5)假设甲公司与乙、A、B、C公司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均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增值税税率均为17%。

  要求:分析、判断上述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处理。

  2、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该公司在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发生亏损,累计亏损额为2 000万元。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为一家从事商贸业务的控股公司。X公司、Y公司和Z公司均为ABC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甲公司为了扭转亏损局面,进行了以下交易:

  (1)1月1日,与ABC公司达成协议,以市区2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和两栋办公楼换入ABC公司拥有的X公司30%的股权和Y公司40%的股权。甲公司200亩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4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8 00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两栋办公楼的原价为10 000万元,累计折旧为8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ABC公司拥有X公司30%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为6 000万元;拥有Y公司40%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为4 000万元(该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2)4月1日,甲公司与Z公司达成一项资产置换协议。甲公司为建立—个大型物流仓储中心,以其产成品与Z公司在郊区的一块1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进行置换,同时,Z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给甲公司补价800万元。甲公司用于置换的产成品的账面余额为4 500万元,已经计提600万元跌价准备,其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Z公司用于置换的1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3 200万元。

  假定上述与资产转移、股权转让相关的法律手续均在2010年4月底前完成。甲公司取得X公司和Y公司的股权后,按照X公司和Y公司的章程规定,于5月1日向X公司和Y公司董事会派出董事,参与X公司和Y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制定。至2010年底,甲公司未发生与对外投资和股权变动有关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不考虑交易过程中的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要求:

  (1)计算确定甲公司自ABC公司换入的X公司30%的股权和Y公司40%的股权的入账价值。

  (2)编制甲公司以土地使用权和办公楼自ABC公司换入X公司和Y公司股权的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确定甲公司从Z公司换入的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

  (4)编制甲公司以产成品换入Z公司土地使用权的相关会计分录。(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3、2010年10月,A公司决定和B公司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换出:

  ①固定资产—机床:原价为140万元,累计折旧为30万元,公允价值为130万元;

  ②无形资产—专利权:初始成本为100万元,累计摊销额为1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为80万元;

  ③ 库存商品—甲商品:账面余额为8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310万元。

  (2)B公司换出:

  ①固定资产—客运汽车:原价140万元,累计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为140万元;

  ②固定资产—货运汽车:原价120万元,累计折旧2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③库存商品—乙商品:账面余额为90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330万元。

  A、B公司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营业税税率为5%,假设各自的计税价格都等于公允价值。整个交换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甲、乙商品增值税税率17%)和营业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A公司另外向B公司支付银行存款37万元。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要求:判断上述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编制A公司和B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