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综合题
1.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l7%。甲公司为适应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与乙公司协商,将甲公司原生产用的厂房、机床以及库存原材料,与乙公司的办公楼、小轿车、客运大轿车交换(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甲公司换出厂房的账面原价为1 500 000元,已提折旧300 000元,公允价值为1 000 000元;机床账面原价为l 200 000元,已提折旧600 000元,公允价值为800 000元;原材料账面价值为3 000 000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3 500 000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1 500 000元,已提折旧500 000元,公允价值为1 500 000元;小轿车的账面原价为2 000 000元,已提折旧为900 000元,公允价值为1 000 000元;客运大轿车的账面原价为3 000 000元,已提折旧为800 000元,公允价值为2 400 000元,另支付补价400 000元。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出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且在交换过程中除增值税以外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的办公楼、小轿车、客运大轿车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乙公司换入的厂房、机床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原材料作为库存原材料核算。假定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要求:编制甲公司和乙公司与该项非货币性交换有关的会计分录。
2.甲公司属于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l7%。20×3~20×6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3年l2月10日,甲公司购人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1 160万元,增值税额为l97.2万元;发生保险费l2.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2)20 X 3年12月11日,甲公司以自营方式安装该生产线,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税价格均为11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5.7万元,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20×3年12月31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于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l3.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4)20 X4年l2月31日,甲公司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其可收回金额为807.56万元。
(5)20×5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l2.56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6)20×5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该生产线停止使 用,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l32.14万元,其中含增值税10万元。
(7)20×5年8月20 13,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并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 预计净残值为l0.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要求:
(1)编制20×3年l2月1日购入该生产线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 X 3年12月安装该生产线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4年度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
(5)编制2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6)计算20×5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前计提的折旧额。
(7)编制20×5年6月30日该生产线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8)计算20×5年8月20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的成本。
(9)计算20×5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后计提的折旧额(以万元为单位)。
3.20×1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项管理用非专利技术,实际支付价款l00万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项非专利技术的预计使用年限为l0年。20 X 6年1月1日,甲公司将此项技术出售给乙公司,取得收入60万元。假设甲公司未为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采用年限平均法分期平均摊销,出售无形资产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
要求:编制甲公司20×1~20×6年有关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并列出计算过程。
认真做完习题后点击下一页有答案可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