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3年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2)

2013-01-28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进行教育,是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背景下提出的。

  2.B【解析】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

  3.C【解析】幼儿园的活动是幼儿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4.D【解析】尊重幼儿不是要听从幼儿的所有决定。

  5.C【解析】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一个重要渠道。

  6.C【解析】幼儿园月、周计划属于近期目标。

  7.D【解析】成人往往不能从幼儿角度出发思考幼儿教育,忽视幼儿特定年龄阶段的需求。

  8.C【解析】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个性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

  9.D【解析】在幼儿园中,教育活动与游戏等活动是融为一体的。

  10.D【解析】儿童学业成败与诸多因素都有关系,其中学校教育方式占有重要地位。

  二、名词解释

  1.儿童观:指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2.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3.综合性原则: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

  4.现代儿童观: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5.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三、判断题

  1.×【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才是指学校教育。

  2.√【解析】略。

  3.×【解析】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是1996年正式颁布施行的。

  4.×【解析】教师讲、幼儿听不完全是机械教育。

  5.×【解析】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指幼儿园与社区实现资源互享、互通。

  6.×【解析】教师的指导过多与效率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

  7.×【解析】尊重幼儿权利是指尊重幼儿的意愿和发展需求。

  8.×【解析】教师与幼儿的沟通除了言语沟通外,还有非言语的形式,如身体接触等。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教师必备的能力:

  (1)观察力。因为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很弱,对其自身状态的把握能力也很弱,这就决定了观察对理解幼儿的特殊重要性。

  (2)沟通能力。沟通与观察不同,它需要一种相互性,是一种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在双向交流中彼此互相协调的默契。其中包括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

  2.【答案要点】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身体方面,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在心理方面,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降低;在社会性方面,人际交往不良,人际关系紧张,有的学生甚至还出现怕学、厌学的情绪。

  3.【答案要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其原因是:

  (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幼儿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社会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任。对于幼儿来说,与父母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需要。(2)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为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每个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这一切在幼儿入园后,仍然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只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教育效果就不佳。(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携起手来,教育效果将倍增。具体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综上所述,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是幼儿园教育提高质量的必由之路,是幼儿园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