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部分需要抽取的观点是:
- Main point: perhaps the best way to approach certain new projects is to assemble a group of people into a team.
- Sub point 1: A group can work more quickly in response to the task assigned to it
- Sub point 2: Sometimes these creative solutions come about.
- Sub point 3: Taking part in a group process can be very rewarding for members of the team.
观点抽出方法:
- Main point: 主观点抽取的时候,有些同学喜欢凭感觉。可是如果感觉可靠的话,就没有那么多人失恋了。感觉是靠不住的,我们要找到根据。这篇文章的主观点算是比较好找的。阅读部分从题材上是essay,这个跟我们独立写作的作文是一致的。对于独立写作我们对开头段的要求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简短的drawer加上一个清晰的main point。同时如果时间不允许,那么开头直接说观点也是可以的,这篇文章呢,就是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观点: perhaps the best way to approach certain new projects is to assemble a group of people into a team。而后面的一句话是过渡句,是预告下文的。也就是说,我将在团队工作的优势方面来支持我的主观点。我们在独立写作的时候,也可以把sub point整理之后提前到开头段,因为开头段存在的目的是:what I will talk about。
- Sub point 1: 简单的main point找到之后,大家就在第一个sub point上面折戟了,华丽丽地选择了开头句。是呀,我们都说TS前置的呀!!!但是这是考题呀,就是考我们怎么抽出观点的。同时,经过这个也可以看出来,不把TS前置是多么讨厌的事情呀。我们写文章一个要不能用废话去烦考官,另一个是不能去考考官,因为我们是弱势群体。那么,这个sub point是怎么找出来的呢?显然不是凭感觉的。我们先厘清一下一个概念,就是一段里面sub point和下面的support内容是什么关系呢?唉,是解释的关系。Support是解释sub point的,是支持sub point的。因此,所有表原因的部分,都不会是point,而会是support和details。因此“because of the numbers of people involved and the greater resources they possess”这句就华丽丽的不会是观点。而跟着它的那个主句,这很有可能是观点,但目前还不能这么草率的确定。我们沿着这个句子往前看,有个词是“also”。这个词,直译过来就是“也”。如果这样一句话:“ , 我也没吃饭,所以我们要一起去吃饭”,那么横线上的内容一定是“我也没吃饭”相平行的,要么张三,要么李四,共同组成“我们去吃饭”的原因。所以also之前的内容也是原因,而不是结果,那么就不会是观点。好了,先说到这里,接着说第二个sub point,然后回过头来这这一段结尾的那个句子。
- Sub point 2: 这个TS就好找多了,开头第一句嘛。但是这样就可以了吗?显然不行,我们这样的判断方法是没有普适性的,下一次不放在第一句怎么办?好吧,我们找一个很伟大的词:because。这是一个原因状语从句,在主从复合句中,如果从句放在后半部分,那么就不需要用逗号隔开,这就让我们这个because不那么明显,但是,如果我们每次看综合写作的时候都先把because念一遍,就找到了。紧接着的这句就更和谐了,“This is because”开头了。那么这句也是表原因啦。里面有个词,thus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困扰:这不是因此吗?这不是于是吗?但是在thus前面还有一个神一样的词,是and,好吧,这and表示的时候前后的东东是并列的,所以能,前后都是表原因的。这个thus的存在表示后面这个原因,其实是and前面的这个原因衍生出来的,然后共同充当sub point的原因。好了,这一段就只剩下第一句话的主句了,就是creative solution了。这时候,我们再回过头看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好像也提到了creative solution了,但同时也看到了and。And前后的东西是并列的,那么creative solution是一个sub point,则and前面的句子也是sub point的,验证了我们前边的推论。至于这里提到的creative solution是对下面的预告。我们总是就接用linking word是用fist好还是first and foremost好,但是很多时候,地道的表达会用句子来做linking。
- Sub point 3: 这段的观点也是出现在了开头,rewarding。好了,我们再也不要用感觉去判断了。我们找到一个叫also的词,它会告诉我们前后的两句是同等地位的,鉴于每段之后一个point,那么这两句都被排除了。那么除了第一句我们好像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可能有的同学会找到because,然后认为because前面的那半句是point。但是,因为also的存在粉碎了这样的观点,同时我们要知道,在使用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因果是可以不止一层的,很可能是AàBàCàD的过程。我们不能because A,B 就误认为B是point。其实独立写作和综合写作时互通的,在独立写作中学到的论证方法可以帮住我们阅读,而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也可以借鉴到独立写作之中。
现在观点找到了,我们开始简单猜一猜听力部分的分论点吧。这个嘛,不会太精确,但是可以给我们指出一个大概分方向。说阅读部分有多重要,可能需要重新开一篇文章了,但是我们先记住它主要就好了。
三个sub point分别是:quickly, creative solution, rewarding。
那么反驳的时候,就是不quickly、不creative solution和不rewarding。第一个和第三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creative和solution的反驳却有三个角度,一个是不creative,一个是不solution,一个是两个都反驳。就这篇文章的听力部分来说,是既反驳的creative,又反驳了solution。如果在听力部分听不到这个点,那就是一定会丢点的。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听懂了,觉得这个无论是语速还是词汇都远小于单独的听力部分测试。但是,这两者之间是很有很大区别的,听力测试是有题目和选项的,更多的是要求大家抓到主干即可,如果要考细节,那么就会有重听。但是综合写作却考的是精听,要你听到观点和分论点之后,还有写出support。有的学生说听懂之后,我让他来复述,都会漏掉很多的细节,因为听的时候要么不记笔记,要么记句子,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这部分应该和文章阅读一起单独跟大家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