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资讯 >

2012年专业记者眼中教育关键词

2012-12-28 
   
本报记者 马利 郭鹏

 

  

本报记者 马利 郭鹏

 

  

本报记者 马利 郭鹏

 

  

专业记者眼中2012教育关键词上

 

  

专业记者眼中2012教育关键词上

 

  

  时间走过2012,又是一年行将结束。这一年,是中国教育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在教育领域发生了太多值得关注的事情,或是国家、或是集体、或是具体的个人,都在用不同的实践和言论影响中国教育前进的路径,他们最终都共同指向一点 进步和希望。本报的两位教育专业记者马利和郭鹏用十个最具影响力的关键词,回望2012。这些词在2012年的教育领域,有伤痛,有温度,有困惑,更有突破困难的力量,这些关键词背后的具体人物和鲜活事件,就是推动中国教育前行的动力。

  1 关键词:异地高考

  虎口夺食的尴尬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

  异地高考最先出政策的是山东,这个高考大省摆出自信的架势:“山东欢迎你”,不过看看山东的高考人数和分数线,还可以体味出另外一层意思,“不信你敢来”。现在明确的是,黑龙江、安徽、新疆、重庆、河北、湖南六省区市将在2013年正式实施异地高考方案,而山东、福建、江西三省将在2014年开始实施。最受关注的北上广还没有方案出台,作为高考既得利益者,当地人竭尽全力捍卫着自己的奶酪。

  记者点评:

  异地高考本意是解决随迁子女的问题,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关注高考的公平性,这是一场争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战争,但各地惨烈程度是不一样的,不信比比看,河北考生为了高考,从高一就开始国庆节只休两天,寒假仅有一周假期附带海量作业,早晨5点半起床,中午连洗个头发的时间都插不进来,跑操还要背书,这种付出之后,却未必能考上一本院校。北京的考生这么努力早就考上北大了。要想解决教育公平问题,除了实行异地高考外,还有其他一些办法可以尝试,比如全国各省市按一本、二本、三本来统一确定录取比例,即根据各类高校的招生数量和当年的报考人数来确定其当年的录取比例,各省市统一按此比例进行录取。具体来说,假设一本院校今年共有50万个学位,高考人数为500万人,那么,各省市的一本录取比例即统一为10%,各高校根据这一标准来划录取分数线。这样一来,教育资源就可以合理分配了。方法还有很多,进程却相当缓慢。

  2 关键词:吊瓶班

  现行教育制度将人异化

  5月5日上午11点19分,大孝感论坛官方微博上一张照片的出现,让湖北省孝感一中一下子成为了全国知名度最高的高三备考班,该班学生因为在教室内一边打吊瓶注射氨基酸补充能量一边学习备战高考的壮观场面,而被人们形象地称作“吊瓶班”。仅仅过了一天,5月6日,有关“吊瓶班”的微博就已经超过了76000条,而在一项“你支持打吊瓶备战高考吗”调查中,截止到5月6日18时,仅有500多人表示支持,因为“高考真的很重要”,而超过5000人投来了反对票。

  记者点评:

  对于“吊瓶班”,大众的态度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支持和反对的争辩中,对高考制度的反思之声也空前高涨,支持方认为,结合目前的国情,高考制度仍然是高校选拔人才最合适的手段,在高考竞争下,学生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公平的竞争。反对方同样理由充分,高考这种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体制,永远不会实现“人尽其才”的教育本质。令人欣喜的是,教育界、高校已经开始了向着选拔多元化、标准多样化的积极探索,希望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能够越来越完善,希望类似的选拔制度更多地出现。

  3 关键词:最美女教师

  激活人间真善美

  2012年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在车祸瞬间推开学生,自己双腿遭碾压高位截肢。网友们赞其“最美女教师”。7月1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哈医大一院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记者点评:

  张丽莉老师在来不及思考与选择的瞬间,用舍己为人的行动诠释了一位人民教师的仁爱之心。“最美女教师”体现在师德之“美”。当急救车赶到将张丽莉老师送到医院救治时,她还说“先救学生”;为了让班里学生在冬天能喝到热水,自己出钱为班级买电水壶;拿出每个月为数不多的工资买来面包、饼干给路远来不及吃早饭的学生;资助班里一个低保家庭的孩子,每个月一百块钱,连寒暑假都不例外;她为了保护一个学生,在几年前的一个冬天被一辆滑得刹不住的自行车挂破了裤子……点滴言行所展现的职业精神,让人们看到一位敬业而慈爱的良师。“最美女教师”体现在为人之“美”。张丽莉老师的高尚行为没有豪言壮语,但却给社会传递人与人之间关爱的信息。她英勇而无私的行为让人深思。人心不古,道德缺失,人们呼唤乐于助人却往往吝于付出,有倒地老人无人敢扶的窘况,有倒地小女孩儿被碾压多次路人熟视无睹的惨状……张丽莉老师的壮举有助于清除人与人之间冷漠的樊篱,激活了人们生活中真善美的因素。

  4 关键词:虐童

  幼教走了条弯路

  女教师颜艳红在她的网络空间中发布了702张照片,用胶带封住孩子的嘴巴、提着孩子的耳朵将孩子拎起、蒙住孩子的脸、将孩子扔进垃圾桶、让孩子亲嘴、脱衣服、让孩子头顶簸箕罚站……照片被曝光后,引起社会强烈愤慨,更无情的是,如此没有人性的行为,我们拿不出法律来制裁,也没有具体行动来遏制。很多幼儿园家长都陷入了恐慌,由此及彼地担忧自己孩子的处境。

  一个自称幼儿园教师曝黑幕的帖子,在家长中间广为流传。“先说说摄像头,这个幼儿园是有摄像头的,可是,教师体罚孩子的时候,都是在厕所里面,摄像头是照不进厕所里面的,犯事的孩子就会在厕所里面挨打。再说说孩子挨打和受体罚,老师们每天会相互传授经验,怎么打孩子看不出痕迹,中午对付不睡觉的孩子,会让孩子蹲着厕所里面不准起来。小小班喂饭就是不停地塞,孩子太烫想吐,老师一瞪眼睛,你吐了试试,孩子只好硬生生地吞下去,可是一口饭还没有吃完,另外一口又来了。”

  记者点评:

  幼教行业混乱、从业者素质滑坡;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各种意见甚嚣尘上。一位见证者认为,从根源上看,是十年前,幼教政策错了,教育行政部门急着甩出幼教这个包袱,导致了整个行业的滑坡,现在积习难改,入园难、入园贵没解决,又加上孩子受虐待。更可悲的是教育部门解决问题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发生一起事故,关闭一个幼儿园,缺乏对整个行业的救赎。

  5 关键词:严禁奥数

  消除择校才能解放学生

  8月下旬,北京市开始了对奥数的“严打”治理,全市所有涉及奥数的培训被叫停,北京市教委联合工商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对培训机构课程要求、广告宣传、任课教师主体、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梳理。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治理整顿,涉及所有的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以及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一旦发现确有与升学挂钩的,将实施问责,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据北京市教委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历来明确反对并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举办任何形式的学科竞赛,2003年,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管理行为的通知》,2009年,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治理利用培训机构选拔学生干扰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秩序行为的意见》,2011年市教委再次下发《关于禁止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将奥数成绩作为小升初的入学条件。

  记者点评:

  北京市教委这次对奥数的“严打”之举,源于8月18日中央电视台就“奥数”现象进行的报道,然而,神州大地劲吹奥数之风的又何止首都一处。正如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所言,他们对于奥数的治理从未间断过,然而,现实却是奥数之风从来就没有真正停下来过。

  奥数在我国最早源于1956年华罗庚、苏步青等一批著名数学家的倡议,但当时的初衷旨在推动数学科学在我国的普及。然而,经历50多年的演变,奥数却沦为部分学校选择生源、违规分班等破坏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工具。奥数确实可以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别样的数学大门,开拓一种不同于学校课堂的思维道路,但问题是这扇大门并非适合所有的孩子,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多远更不应该成为衡量孩子们的依据,现实中,超过半数的家长都表示让孩子参加奥数训练并非因为孩子的兴趣所在,而是为了应付小升初、分班考等考试选拔。

  对于教育部门对奥数的治理,一位一线老师的话值得反思:“我觉得,只要有需求政策再严厉也无济于事,只要学校拿奥数内容选拔孩子,家长就不可能降低对奥数的热情,学校不拿奥数说事儿,家长还会吃饱了撑的逼着孩子学奥数吗?”

  6 关键词:新本科专业目录

  基础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历经两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已于10月正式颁布实施。新《专业目录》仍然按照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个层次进行划分,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新增加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到506种。此外,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扩大也备受关注。专家表示,从根本解决目前的高校专业设置重复且质量不高的问题,要进一步下放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让政府、学校和学生各得其所。

  记者点评:

  从1998年的本科专业目录到2012年的本科专业目录,中间经过了14年,也就是说教育专家汇集了这14年中国社会以及中国教育的发展,而最后完成的。结果是这样,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增长最快,其中经济学达到了400%,理学增长得最慢,是唯一的一个负增长的,从16个学科类降为12个专业类,零增长是这样几个学科,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哲学,其他的工学、医学、农学是正增长。

  对于专业的增长,增长最慢的仍然是文史哲、理学、教育学,而这几个增长最慢的学科,恰恰应该是增长最快的学科。由此可见,我们对基础学科的重视显然是不够的,最基础的学科理学,然后是文史哲,这是最基础的。最基础的重视不够,应用型的比较重视,也许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到目前为止阶段的一个规律。



相关阅读:
多地制定异地高考政策详解条件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从三方面着手
教育专家分析:允许探索高考体制外入学模式

欢迎访问读书人网

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读书人网www.readEr8.cn/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