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七(3)

2012-12-25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由教育学发展史可知,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2.D

  【解析】基础教育是奠定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3.D

  【解析】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A

  【解析】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

  5.B

  【解析】瓦•根舍因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的主张。

  6.B

  【解析】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7.A

  【解析】略。

  8.D

  【解析】在学生咨询中,身体放松法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9.A

  【解析】以分班、分组为测验根本目的的是安置性测验。

  10.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解析】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三个结合”是指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六个并举”是指在具体办学形式上,实行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的教育与不免费的教育并举。

  2.ABC

  【解析】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教师的进修提高最好以业余为主或自学为主,情况允许的话可以进行集中短训。

  3.ABCDE

  【解析】教师的工作总结是要落到好课上,好课的标准牵涉到课堂的各个方面。

  4.BCD

  【解析】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三种。

  5.ABCD

  【解析】学校教育的目的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有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主体性。

  三、填空题

  1.学习

  2.科学的分类

  3.自我评价

  4.辅助

  5.独特性、灵活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