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将课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和实验课。( )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 )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叫研究型课程。( )
4.现代生产力的诸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
5.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 )
6.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必须经历认知、依从和内化三个阶段。( )
7.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 )
8.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首要和基础作用。( )
9.从根本上来说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就是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
10.教育法律关系变更和消亡的根据是法律规范的存在。( )
11.公民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年龄有关。( )
12.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可以减少教师精力的消耗,延缓疲劳的产生,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
13.强化是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以使其发扬光大。( )
14.尊重学生文化,就是允许学生文化自由发展。( )
15.德育强调无私奉献与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并不矛盾。( )
16.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
17.教学设计是联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有利予教师的创造性发挥。( )
18.直观的方法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
19.中学教师的研究课题一般应来自于学术前沿中的问题。( )
20.运用练习法就是让学生多做各种类型的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