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基础指导 >

2013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六)

2012-10-29 
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六)

  26、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1)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分为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混合制中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素质和作风。

  (2)按照上下级之间享有的决策、指挥监控职权的大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

  (3)按业务性质和管辖范围不同,分为层级制、职能制和并用制。层级制也称直线制分级制系统制,其特点在是有利于指挥统一,节制严明,相互衔接,行动迅速,但有时难免草率;职能制亦称分职制机能制幕僚制,其特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明确,有力于推动专业化和高效化。

  (4)按指挥监控权是否集中或分散于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完整制也称集约制一元统属制,俗称一元化领导;分离是也称独立制多元化统属制,俗称多元化领导

  27、非领导职务指数的限制

  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超过4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75%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巡视员不超过3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务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数的50%

  省辖市(行署、州、盟、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超过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

  县级(地辖市、旗、省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职务职数的50%

  28、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

  (1)在近两年度考核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

  (2)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

  (3)晋升处级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五年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工作部门任职的经历,晋升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处级以上职务的,需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4)晋升科级正副职,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晋升副处级到正司级职务,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9、行政决策转向科学决策的标志

  (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

  (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

  (3的相对分离。

  (4的相对分离。

  (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30、行政执行基本知识

  行政决策执行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编制行政执行计划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工作安排;进行人力安排;进行物力安排;进行时间安排。

  行政执行通过确定目标、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步骤,对决策执行进行控制。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