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崆峒岩
1.崆峒岩为第几崆峒山?
答:崆峒岩为第四崆峒山。
2.崆峒岩发迹于什么时候?
答:崆峒岩发迹于明代万历丁丑年(公元1577年)。
3.何谓“四大金刚”?
答:东方增长天王摩礼青,高擎宝剑称为“风”;西方持国天王摩礼红,手托四弦琵琶,称为“调”;南方多闻天王摩礼黑,手撑混元珠伞,称为“雨”;北方广目天王摩礼白,手中缠绕一龙蛇,称为“顺”。四个合起来称“四大金刚” ,亦称“护世天尊”,寓示“风调雨顺”。
4.请简单介绍崆峒岩景区内明代万历丁丑年间的摩崖石刻。
答:景区刻有明代万历丁丑年间“崆峒岩”三个大字,旁边刻有“洞开重门虚旷中,景物千端呈本色,丹成一点隐明处,变态万种透天机”,“崆峒主人”瑞、王许之,桂、毛汝起,闽、吴日强。这是崆峒岩较早的石刻。
5.崆峒岩的东岩有什么殿?称什么阁?
答:玉皇殿、玉皇阁。
6.崆峒岩清代佛教建筑物是谁所建?
答:崆峒岩清代佛教建筑物是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县令姜山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