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教育硕士 >

2012年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题五(附答案)(3)

2012-08-08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A   4.B   5.C   6.C   7.D   8.B   9.C   10.B

  二、填空题

  1.培养人才    2.主体性    3.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4.活动性作业    5.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名词解释

  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

  活动组成的课程。

  3.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

  4.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5.前景教育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德育教育思想。就是通过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的前景,推动集体不断向前运动、发展,永远保持生气勃勃的旺盛的力量。

  四、判断题

  1.教育的民主化主要是指师生关系民主化。

  答:错误。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2.少年期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变化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

  答:正确。少年期是一个变化十分剧烈的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信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3.教师职业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答:正确。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是在学习人类经验、消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心理素质,实现个体社会化。

  4.教学就是智育。

  答:错误。教学与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但也需要通过如家庭、社会活动、课外活动等其它途径才能全面实现。而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5.在集体教育思想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和马卡连柯是完全一样的。

  答:错误。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集体教育体系简单说就是“在

  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他认为集体应该有共同的目的、组织机构、自觉纪律、正确舆论、优良传统和行为。他分析了儿童集体形成的阶段,提出了前景教育原则和平行教育影响原则。苏霍姆林斯基和马卡连柯一样,非常重视集体教育,所不同的是他主张集体和个人的和谐一致,在集体中也要进行个别教育和个别对待。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