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无痛导尿的方法
2.1表面麻醉下导尿使用盐酸丁卡因或利多卡因行粘膜表面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丁卡因为一种局部麻醉剂作用于外周神经组织,阻断神经冲动传递,性质稳定,安全性好,经尿道黏膜吸收,起效快,作用时间较利多卡因时间长,对黏膜无刺激性,故效果更佳。近年来有使用丁卡因或利多卡因胶浆行表面麻醉,因胶浆制剂具有代替石蜡油的润滑作用,使用更便捷有效,具有麻醉镇痛作用,可松弛括约肌。解除尿道痉挛,患者的无痛效果更好,提高了一次置管的成功率,减少了尿道黏膜的损伤概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2.2椎管内麻醉下导尿硬膜外麻醉后插管,由于脊神经阻滞了下行阴部的神经,患者不适感减少。入室时护士向患者做好了解释工作,插管时再做详细说明患者虽做了硬膜外麻醉,但头脑清醒,清醒状态下留置导管,大脑皮层对这一短暂的记忆在术后留置尿管期间逐渐适应,患者能接受尿管的存在。因此,硬膜外麻醉后留置尿管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不适及疼痛的发生率减少,其舒适度较好。
腰麻是局麻药通过脑脊液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与硬膜外麻醉比较,腰麻阻滞效果更好,包括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纤维均能较好地阻滞,除了镇痛效果确切外,也能获得较好的肌肉松弛,而且起效快。据临床观察,单纯硬膜外麻醉注药10min内,一般不能达到完全镇痛,如此时插尿管,患者仍有疼痛不适感。而腰硬联合麻醉注药后3min达到满意的效果。此时导尿既无痛觉,又能保证手术的按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后,尿道扩约肌松弛,阻力消失,留置尿管顺利,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减少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2.3全麻诱导下导尿全麻诱导后患者处于意识消失的麻醉状态,具有镇痛完善、肌肉松驰、神经反射迟钝的特点,此时行导尿术,患者全身肌肉松弛,尿道阻力消失,无疼痛感,血压、心率较麻醉前、后无显著变化。此外,全麻状态下导尿可以消除患者面对导尿时普遍的尴尬和恐惧心态,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但是全麻患者麻醉诱导后行导尿术,虽然意识丧失,肌肉放松,镇痛效果好,但是由于患者对导尿过程无任何感知,进入苏醒期后。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对留置尿管的刺激在心理上、生理上均不耐受,从而引起挣扎、扭动,甚至试图拔出尿管,护士语言安慰提醒患者也不接受,需强行制动,致使尿管脱出率增加,影响康复,甚至出现手术并发症,造成危险。应用丁卡因胶浆于麻醉前清醒时导尿,使患者提前适应应激原的刺激,并通过操作前的沟通解释,提高耐受尿管的心理阈值,降低应激水平,即使患者苏醒期有躁动迹象,只要即时给予适当的安慰提醒,患者也易于配合接受,从而降低躁动的发生。
而孙建良等设计、试制了具有镇痛作用的新型“一次性无痛导管”,也可减少术后患者因导尿管引起的躁动。它主要由导管、气囊、缓释输注泵(贮药囊)及释药孔等组成。全麻诱导后至手术前按常规导尿术插入一次性无痛导尿管后,往贮药囊内注入2%利多卡因,以1.8~2.7ml/h的速度渗入尿道,起黏膜麻醉作用,具有给药均匀,持续镇痛的特点,不失为一种改善留置尿管期间患者舒适度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