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关试题二(附答案)(3)

2012-07-01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2

  2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B.《理想国》

  C.《学记》

  D.《论语》

  22.“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者是( )。

  A.马卡连柯

  B.巴班斯基

  C.赞可夫

  D.凯洛夫

  2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物质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精神文化

  24.儿童心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 )。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灵活性

  D.差异性

  25.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 )。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教育策略

  26.尝试一错误说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苛勒

  27.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属于品德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属于( )。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29.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记住教学内容,教师经常会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把材料缩简成歌诀等,这称为(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

  30.在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之前提供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建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教学策略是( )。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比较性组织者

  D.固定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