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模拟题二(附答案)(3)

2012-06-23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模拟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学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规律,体现了一定的教育目的。

  2.C【解析】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3.A【解析】教师要胜任某学科的教学工作,必须具有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学科知识素养的基础上。

  4.C【解析】题干是对练习法的解释。

  5.A【解析】不同性质的社会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德育,因此,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

  6.B【解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问题预防。

  7.A【解析】题干是对人际排斥的解释。

  8.C【解析】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练习。

  9.D【解析】题干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

  10.B【解析】班级授课制产生之前,没有班级这一概念,也就没有专门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班主任。

  11.B【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12.C【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对班级授课制做了充分的理论论证,使班级授课制作为一种教学制度确定了下来。

  13.C【解析】通过教育学对习题训练的重要性论述可知,难题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通过率信息。

  14.A【解析】题干是对信度的解释。

  15.D【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对同一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发现新奇独特的内容,因此,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16.A【解析】1904年,清政府在《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17.D【解析】题干过分夸大了遗传的影响,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

  18.D【解析】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19.C【解析】廖世承是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他于192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C【解析】专家型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领域更高水平的推理和问题解决上,而不太注重课堂的细节。

  21.D【解析】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

  22.A【解析】夸美纽斯使教育学体系形成。

  23.D【解析】前三种是汉朝及南北朝时的选士制度,隋代实行科举制一直延用到清末。

  24.C【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

  25.B【解析】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感知,所以题干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26.B【解析】题干是对变式概念的解释。

  27.D【解析】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的,而且也是在教师的管理下进行的。

  28.B【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9.B【解析】教师热爱不热爱教育事业,从他对学生的态度上就能体现出来。

  30.C【解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成学生不再依赖教师,学会自主学习,即“教是为了不教”。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