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2教师资格统考《幼儿综合素质》全真模拟题5(4)

2012-06-13 
《幼儿综合素质》全真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教师教学应注意动机的激发、培养与迁移。A项就是一种动机的迁移.努力把学生的喜爱音乐的动机迁移到学习动机上来,既尊重鼓励了学生。也避免了教条的管束和批评。

  2.【答案】C。解析: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答案】C。解析:无论是教师的能力,学识还是方法影响的只能是学生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素质上,而教师的态度则更多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是成人与成才方面综合的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故选C。

  4.【答案】A。解析: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中小学生来说,受教育权是其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中小学生来说,受教育权是其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常见的学生受教育权包括:(1)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2)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3)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4)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5)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故选A。

  5.【答案】A。解析: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受教育权是二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就是指公民享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公民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受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题干中教师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故选A。

  6.【答案】C。解析: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收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附加条件,不论贫富贵贱,不论聪明迟钝,不论漂亮难看,不论整洁还是邋遢.不论学习好还是学习不好,都要爱,尤其对学困生、贫困生、特困生、特殊生,更要付出更多的爱。综上所述.只有C项符合要求,故选C。

  7.【答案】A。解析: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重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8.【答案】A。解析: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9.【答案】B。解析: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 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10.【答案】B。解析:《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 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故选B。

  11.【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 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2.【答案】B。解析: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诗人,王安石诗歌侧重于说理,柳永是北宋婉约派 诗词的创始人。

  13.【答案】C。解析: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和宋玉。

  14.【答案】D。解析:这句诗出自中国古代敕勒族民歌,这是一首歌唱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 民族生活的诗歌.它具体描写的是内蒙古高原。

  15.【答案】B。解析:这是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 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具有民本主义色彩,这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

  16.【答案】C。解析:《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书,《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左传》是编年体史 书,《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

  17.【答案】A。解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