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战略管理意义
群雄逐鹿,众勇争锋。和孙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日益上演着全球性的商业竞争。世界各地的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得不围绕希缺而有限的资源展开异常激烈的角逐。竞争者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利用市场资源,无不竭尽全力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和目标竞争对手一决高下。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也不得不正面应对随时出现的挑战和风险。为了能在21世纪日趋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结合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为相关利益群体创造价值,几乎所有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都意识到了战略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意义。
谭小芳老师建议:我们不妨结合《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整体立论风格,事先给出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所谓战略管理,就是指企业确立其使命和定位,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制定组织的战略目标,为保证战略目标的实施进行分析、谋划和预测,并结合组织内部优势和外部有利条件营造一定的态势,引导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谭老师以为,运用到商业竞争中,就是说竞争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不得不谨慎对待的。这种谨慎对待的方式,在孙子看来,关键是考察道、天、地、将、法等构成一个完整战略的五大要件,以制定组织的战略目标,这一过程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理性决策过程,所以孙子说“不可不察也”。
5、领导决策管理
《孙子兵法》首篇《计篇》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为此,要求战争指导者,战前首先认真比较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做到未战而庙算胜。如何做到未战而庙算胜呢?《孙子兵法》进一步指出要不惜重金使用间谍,以充分掌握敌情。出于慎战的考虑,孙子告诫战争指导者: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怪而致战。作战要有合理合法的根据。
企业的决策如同作战用兵,其前提是对情报信息收集,而是否及时收集到充分、相关的信息是决策的关键。企业经营实际上是以采购、库存、生产、产品调配为主线的物流,以订单、客户管理为主线的商流,以销售结算、财务数据报表为主线的资金流,以员工各项人事基本数据、员工进、转、退、离等日常人事异动为主线的人流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企业的信息流是物流、资金流、商流、人流联系的纽带,因此无论是企业决策还是日常经营,都要抓住信息情报这一关键。决策不但要掌握充分的内外信息,而且要有效分析,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正确决策。
6、强调计划管理
《孙子兵法》强调在未开战之前要充分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的耗用,应当未战前要制定战略方针、计划,对战争要充分研究,分析战争过程需要时间,后方的补给,对国民的影响,避免旷日持久战,主张重赏勇士,宽待俘虏,利用战利品壮大自己实力。
因而在企业中进行管理研究,制定计划是非常重要,要充分分析自身企业与竞争企业的优劣,行业的优劣势,在竞争中切不可耗尽内部力量进行恶性竞争,应当善于利用竞争的胜利不断发展壮大自身企业,且善待竞争失败者。总之,在竞争发展过程中,应当善于做研究,做计划,这就是多算胜少算,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