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2013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2)

2012-05-0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二、毛泽东思想

  ◆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物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科学成果;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三、邓小平理论

  ◆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是到的主题。

  历史依据: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

  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现实依据: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

  ◆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指导意义: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新环境,新的科学水平、新的科学判断、新的科学体系。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五、科学发展观

  ◆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