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会考试 > 国际注册内审师 > 考试试题 >

内审师案例分析:有效整合内审资源 充分发挥监督合力(2)

2012-05-06 

  (二)创新组织方法,确保审计实施高效运作

  1、精心组织培训,为全面展开审计作出部署。在具体实施前举办业务培训会,由各镇(街)内审机构负责人与项目主审参加,由审计组长围绕审计目标、工作方案讲解本次审计需要注意与重点关注的事项,以及具体事项如何进行审计的方法;请试点审计组组长现身说法,介绍卫生院审计与其他审计项目的不同,以及审计的重点、难点与审计方法等。既为首次开展卫生院审计的各镇(街)内审人员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又为较高质量完成该项目打下了基础。

  2、创新审计方法,着力提高审计效率。在全面实施过程中,区局重点与一个镇的内审人员合作审计调查一家卫生院,运用现场审计、实地察看与业务、财务电子数据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主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利用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与EXCEL表,对医药收费以及业务量、业务收支变动趋势、药品进销差价、药品加价率、药品采购价等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审计分析。通过现场观察业务操作流程、多角度了解内部管理情况,进行内控制度实质性测试;鉴于软件系统的全区统一性,通过对一家卫生院业务、财务系统现场操作的实地观察、详细了解、认真分析,查找系统缺陷,提出全面改进软件系统的建议意见;采用表式调查、实地察看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消防设施安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查明消防设施配备不全、不及时检修或设施处于摆设状态等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对“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情况,重点对药价的确定、业务量与业务收入的变化、收支差额测算、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标准的确定、卫生服务站管理方式的改变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通过政策解读、帮助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业务数据测试分析、边审边与主管部门探讨等方法,总结试点经验,同时也发现区政府对公立卫生院“收支两条线”试点单位实行财政有效监督管理的投入机制政策不明确、不具体,对药品采购与药品“顺加作价”的加价率不统一等问题。通过有效的审计方法,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查明了存在的问题,获得了详实的分析数据,为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建议意见提供了保证。

  3、座谈交流补缺,统一处理意见。区局内审科在重点审计调查的基础上,对有要求的镇(街)进行现场指导,并在大部分内审机构审计实施阶段结束前,召集22个镇(街)内审机构负责人与项目主审召开内审业务座谈会,听取各审计小组的审计情况以及审计中碰到的难点,既有利于今后的审计汇总工作,统一处理依据,解决疑难问题,又有利于各审计小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对一些尚不到位的审计事项进行补课。

  (三)综合提炼分析,提升审计成果

  1、分类汇总。按审计目标要求设计表格,通过逐一汇总,取得了审计分析所需的确切数据,初步摸清了全区公立卫生院的收支规模、收支结构、人员结构、人均收入水平、收费情况以及存在的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等,为进一步分析与分类报告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数据。

  2、提炼分析。利用分类汇总的数据以及实地查看、各类座谈调查获取的情况进行提炼分析,找出问题焦点,进行归纳分类。把全区公立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划分为三个层次加以反映并提出审计建议:一类是“以药养医”、“药价高看病贵”等需要从全区层面予以解决的问题;一类是业务财务软件系统不完善、费用开支无标准等需要有关部门共同解决的问题;一类是内部管理薄弱、违反有关财经规定、存在舞弊与安全隐患等需要卫生院本身改进完善的问题。

  3、分类报告。最后根据问题的性质与涉及面,按照预定的审计目标要求,分不同层面进行报告:对全区卫生院总体情况与存在问题向区政府与上级审计机关上报综合报告;对“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情况以及碰到的问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对消防安全隐患等情况向区委、区政府领导呈报专报;对一些药品定价、药品采购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以简报形式向上级提出建议意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