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模拟试题 >

2012年山西省太原五中四模语文试题(附答案)(2)

2012-05-02 
山西省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太原五中四模)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阿庆基“造反”

  [芬兰]本蒂·韩佩

  一条板凳安放在路旁,只要行人累了,就可坐下来休息。累了!是的,难道这还有什么奇怪的吗?一个人在七十年岁月里要跨出多少步子啊——短的、长的、急的、慢的。板凳被发明和制造出来正是为了人们能够坐它。或许这条板凳还有别的目的,因为冷饮亭就在它的旁边……

  托比亚斯·阿庆基多次感到奇怪,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人们仅仅是在散步途中想让腿脚歇上一歇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托比亚斯·阿庆基坐在板凳上,他的头发斑白,但精神却很矍铄,他用大拇指托着烟斗,完全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没过多久,越来越近的歌声唤醒了他,立刻使他想起,现在是生活在动乱时期。罢工、骚乱……打吧!吵吧!有的是理由……可是这么干难道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如果像被拴着鼻子的小牛犊那样发疯似的挣扎,能行吗?托比亚斯·阿庆基已经七十岁了,现在世道是不是变了?也许是吧,也许人们的眼界有所不同。可是生活是不是好过些了?嗯,他们应当尽可能过得更好些。这就有足够理由去进行斗争……

  他听见一个过路人说,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

  游行示威吧!他——托比亚斯·阿庆基,已上了年纪,只能坐在板凳上观望。在这种时期,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

  游行队伍过来了,人不少,除了两旁土路,整个街道都挤满了人群。

  他们唱的歌中有激烈的词句:“法律骗人,政府压人。”

  “到了明天,普天之下皆兄弟……”

  游行队伍过去了,托比亚斯·阿庆基朦胧地感觉到,他们在按照自己的愿望,向着遥远的未来走去……他们在前进,先头部队消失在转弯处的建筑物后面。后来那里发生了阻塞,尽管后面的队伍还在前进,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划破了夏末晴朗的天空。托比亚斯·阿庆基被子弹的呼啸声惊呆了。这似乎是不应该的……然而后来他还是平静下来,觉得自己反正是坐在板凳上的旁观者。

  游行队伍一下子散了,犹如受到旋风袭击似的扬起了满天尘土,人们掉转头纷纷跑了。托比亚斯·阿庆基看到警察握着步枪和皮鞭,正在寻找示威的人,可是游行示威者都跑散了。这时,警察突然发现坐在板凳上发呆的托比亚斯·阿庆基。

  “你放什么哨?”警察大喝一声。

  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解释自己仅仅是坐在板凳上休息的旁观者,皮鞭已抽到了他的身上。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可解脱的困境,不禁顿时火冒三丈。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他只不过坐在板凳上……可是愤怒只是再次招致皮鞭的抽打,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得拔起僵硬的大腿一逃了之。

  但事情并没有完结,他确实陷入了解脱不了的困境。不久,他被捕了。受讯、受审,最后被带到被告席上受到了“参与造反罪”的控告。

  托比亚斯·阿庆基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仅仅是在板凳上坐一会儿而已。而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他对警察咆哮起来,他怎么也难以接受警察的指控,他难道会热昏了头脑干下这等事!可怜虫……怎么会想得出来:他是狡猾地假装坐在板凳上,企图逃过劫难,实际上是个瞭望放哨的人,或者是工运首脑……

  警察就是认定他有罪,一口咬定:你身上有紫血块,你就是参与了造反……

  托比亚斯·阿庆基搔了搔头皮,觉悟过来:也许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为旁观者准备的板凳!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托比亚斯·阿庆基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他过着孤独而没有人理解的生活,每天坐在板凳上观望,成了他最大的生活乐趣。

  B.“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看到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阿庆基这样想,可以看出他安分守己,也表明他对社会现实认识不深。

  C.警察一口咬定阿庆基参与造反,是个瞭望放哨的人,标明了作者批判警察欺软怕硬,玩忽职守,能力低下的情感态度。

  D.这篇小说刻画人物非常成功,运用了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刻画阿庆基老人,使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E.作者没有用更多笔墨正面去写警察与罢工工人的冲突,这就使得阿庆基老人的被捕情节更加突出,有力地彰显主题。

  (2)小说前后两次写道“这条板凳看来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3)小说中阿庆基的心理活动,前后经历了哪些变化?请作简要概括分析。(6分)

  (4)小说结尾处的画线句有什么含义?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永远的巴金

  王蒙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

  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读过了许多巴金写的译的作品,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力量和牺牲精神。

  B.巴金喜欢关于高尔基笔下英雄丹柯的民间故事,表现了巴金愿意为人间呼唤光明、驱逐黑暗的理想愿望。

  C.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并铭刻在人们的心底。

  D.巴金老人不苟言笑,即使听到笑话也是表情苦涩无奈,这体现了他的诚实、谦虚、质朴、无私。

  E.“巴金的矗立”是指巴金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在人民心中及文学史的崇高地位,是对巴金的高度赞誉。

  (2)巴金先生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这句话中包含几层含义,请分点概述。(6分)

  (3)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

  (4)文章结尾处说“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得到的启示。(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初中进入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和学习方法不适应的问题,星光中学每年秋季对新生例行公事进行的“让我走近高中”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B.罕台川水从它的前面流过,孤子梁与它临川相视,一道缆车临空飞架其间,形成一道大漠旅游的独特风景线,此次旅游虽为一日千里,行程很紧,但仍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C.一向关心人民疾苦的段君毅,了解到老根据地人民的生活艰难拮据,他说:“我们不能得鱼忘筌啊!”

  D.暴风来临时,一定要关闭驾驶室门窗,因为此时正是司机用眼睛观察交通动态的时候,但此时眼睛被沙尘遮住看不清前方路况,可谓临深履薄。

  1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从去年开始,市委宣传部把项目化管理引入到文艺精品生产当中,形成了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带动作品、项目完成兑现补贴奖励政策。

  B.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C.伊朗危机陡然升级所造成的世界性紧张局势,在短期内巩固了美国资本项目收支和美元地位,掩盖了美国挑动伊朗危机升级所必须付出的大部分真实成本。

  D.二零零八年以来,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遇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挑战。这场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之外。

  15.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赛尚夫人最后的一张肖像是热闹鲜明的。她坐在阳光照射下的花园,花花草草与白色的路上腾起春夏的烟尘。穿着礼拜天最考究的衣裙,鲸鱼骨束腰带紧匝着她,她恢复了少妇的体格,两只手伸出来也有着结实可爱的手腕。______

  ①可苦日子里熬炼出来的她反觉过不惯②画家的环境渐渐好了③苦日子已经成了过去④她脸上的愉快是没有内容的愉快⑤去掉那鲜丽的前景,人脸上的愉快就变得出奇地空洞⑥然而背后的春夏与她无关

  A.④⑤②③①⑥B.②③①⑥④⑤C.⑥④③①⑤②D.⑥②③①④⑤

  16.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35个字)(5分)

  中广网北京11月19日消息国家发改委今日发布消息,对全国电价做出统一调整。本次调整并不针对居民用电,但民用电价将最快在明年一季度起做出阶梯式调整。

  发改委官员介绍,此次调价的主要内容为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8分钱,但对各地区、各行业用电价格水平的调整有一定差异。受当地电网企业普遍亏损影响,陕西、山西、甘肃等十大产煤省、市(地区)将上调上网电价,改变企业严重亏损局面,价格浮动在每千瓦时上调0.2-1.5分钱。而沿海省、市(地区)供电企业盈利良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因此拟下调电价每千瓦时0.3-0.9分钱。

  17.请在横线上填写两句话,要求与横线前的句子结构相似,修辞手法相同,语意相关。(6分)

  生命没有草稿,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份无法更改的人生答卷;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机会,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梅斯纳尔,当代最伟大的登山家之一,意大利的登山皇帝,一个与山为伍、探险终身的人,第一个在无氧条件下征服了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人。在登山界,他被称为“山峰先生”。他说,人们把登顶作为成功的标志,人类越登越高,生存环境就越来越恶劣。高山上人迹绝无,去登山不但志同道合者寡,就连理解你的人也寥寥无几。山耸立在那里,那是一片未被认知的土地。但这带给我们的震撼和经历是任何“田园”都不可比拟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