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①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鄱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鄱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②,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③,拗蕃④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
【注】①内外艰:父母丧事。②诛求:强制征收。③抽分舶货: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④拗蕃:违背货运规定。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 等待
B.脱有衅,吾当坐 祸患
C.事闻,朝廷嘉之 赞许
D.勒其还趋直沽 命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以内外艰不上②悉去之,抚以恩意
B.①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②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
C.①拗蕃者例籍其货②其人既死
D.①比待命,民且死②子孙贫且行乞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克敬“为官尚宽”的一组是(3分)
①悉去之,抚以恩意②诉于克敬,愿还本乡③脱有衅,吾当坐④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⑤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⑥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随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希望回到家乡,王克敬极力主张接纳他。
B.鄱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护,为此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C.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苦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额。
D.元统初年,担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时,王克敬请求取消除富民租种江淮农田的规定,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
②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
10.阅读下面的近代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水调歌头 题剑阁
崔与之①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②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③清泉白石,怪我旧盟④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注】①崔与之,广州增城人,南宋名臣,时任成都安抚使,组织抗金。②留屯,驻军屯田。③蒲涧,在广州白云山。④旧盟,指作者功成身退,回乡归隐的旧约。
(1)全词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其中四个方面。(4分)
(2)请结合诗句赏析“怪我旧盟寒”中“怪”的妙处。(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论语》)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潜《归园田居》)
(4)想当年,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