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导游资格 > 辅导资料 >

导游基础知识历史重点知识笔录

2011-06-27 
中国古代的名、字、号名:出生三月以后由父亲命名字:男成年礼、女许嫁礼时取字。男子的字前加伯、仲、叔、季,表排行;字后加父或甫表性别
编辑推荐:

摆客一族的时尚生活
心中的冰点
最后一分钟的力量

1.中国远古的古人类遗存古人类:代表性考古发现

(1)直立猿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2)智人早期智人大荔人、丁村人、马坝人晚期智人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

2.中国原始社会考古文化氏族社会分为:

(1)母系氏族社会(山顶洞人、浙江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母权、财产公有

(2)父系氏族社会(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父权、财产私有

3.中国古代传说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类伏羲————画八卦燧人————钻木取火神农(炎帝)、黄帝————教稼穑创医药{中华民族先祖}唐尧、虞舜、夏禹{禅让}

4.记识中国历只重要年代及相关历史事件约前2072年夏朝建立,约前1600年商朝建立,前1046年周朝建立,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618年唐朝建立,907年唐朝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按时间顺序记识下列王朝、国号及历史时期的名称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6.三国魏蜀吴

7.南北朝包括南北朝:(1)南朝---宋齐梁陈(2)北朝---北魏(1)东魏----北齐(2)西魏----北国

8.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个“后”

9.中国文字的萌芽及殷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萌芽:半坡遗址发现的刻划符号殷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殷墟甲骨文

10.中国古代文学成就《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词体”,屈原创,《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代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

11.明清小说书名朝代作者文学地位《三国演义》明代罗贯中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水浒传》明代施耐庵我国第一部以农发起义为题村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明代吴承恩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金瓶梅》明代兰陵笑笑生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清代曹雪芹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

12.中国先秦诸子学术思想学派时代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儒家春秋孔丘(创始人)《论语》道家春秋李耳(创始人)《老子》墨家春秋墨翟(创始人)《墨子》法家战国韩非(集大成者)《韩非子》兵家春秋孙武(代表)《孙子兵法》

13.中国古代主要史学成就时代作者书名史学地位春秋《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西汉司马迁《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班固《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4.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丛书时代书名评价明代《永乐大典》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国现存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清代《四库全书》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15.中国最早的石刻书法作品《石鼓文》,秦大篆,现存北京故宫

16.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书圣”、“画圣”、“草圣”时代姓名艺术成就书圣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画圣唐代吴道子著名画家草圣唐代张旭擅长草书

17.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吹奏乐器西安半坡,陶埙

18.世界迄今发现最完整的编钟湖北随州市,战国曾侯乙墓编钟

19.中国古代重要对外交往时代姓名对外交往活动及期成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开中西交通新纪元东汉大秦国王安敦使臣海路来中国,中国与欧洲直接通使的最早记录东晋法显中国第一个到印度取经的人,著《佛国记》唐代玄奘西游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为取经者中成就最卓著之人

2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

21.中国古代的农学成就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稻种)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农书——北魏贾思勰《齐发要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茶圣”陆羽《茶经》

22.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历法成就我国最早的历法——夏历世界上关于日食最早的记录——见于殷墟甲骨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诗经》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二十四节气的确定——春秋测定科至、夏至,战国确定二十四节气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保存于《春秋》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家著作——战国,《甘石星经》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浑天仪唐代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23.中国古代主要医学成就时代姓名医学著作医学成就战国扁鹊创“四诊法”——望、闻、问、切西汉《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东汉《神家本草经》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医疗学基础,被尊为“医圣”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用于麻醉,世界首创西晋王叔和《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唐代唐太宗首创世界上第一座医校,比欧洲早200年唐代《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东方医学圣典”,“药王"南宋宋慈《洗冤录》我国第一中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明代李时针《本草纲目》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24.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时代姓名数学著作数学成就西汉《周髀算经》提出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东汉《九章算术》负数、分数、联列一次方程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南朝祖冲之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100年

25.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工程及其他建筑成就时代姓名成果名称历史地位秦代秦始皇万里长城首连秦、赵、燕长城,为万里长城之始隋朝南北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隋朝李春赵州安济桥世界现存最早敞肩石拱桥唐代长安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墙建筑北宋李诚《营造法式》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北宋泉州洛阳桥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南宋泉州安平桥我国现存古代第一长桥

2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a、造纸术:(1)灞桥纸是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纸(2)蔡侯纸于东汉时期,是蔡伦发明纸,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b、印刷术:(1)《金刚经》卷于唐代868年,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2)活字印刷术于北宋年间,由毕昇发明3.火药(1)隋唐年间发明了火药(2)北宋时首次用于军事4.指南针:发明于宋代,首次用于航海

27.中国古代的帝王的称谓:秦朝以前称:后、王、天子秦始皇起:皇帝、皇、帝;联;皇上、陛下、国家、大家、天家、圣人、至尊、万岁、万岁爷、天子

28.中国古代皇族、皇戚的称呼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 皇帝的父亲:太上皇 皇帝的母亲:皇太后 皇帝的正妻:皇后 皇帝的诸妾:统称嫔妃,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妃、贵嫔等称号。皇帝的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皇太子,也称太子 皇帝的女儿:公主 皇帝的姊妹:长公主(汉代) 皇帝的女婿:驸马,清朝称额附

29.中国古代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名称含义举例说明谥号古代对*的帝王、大臣、贵族表扬:文武景惠周始,秦废,汉复按其生平事迹评定,给予褒贬烈昭穆英成康或同情的称号贬义:炀厉灵幽同情:哀怀愍悼庙号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高祖、太祖、世追尊为“某祖”、“某宗”、祖、对祖,太宗、汉代以后的名号高宗、中宗、世宗尊号对皇帝在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的称号全称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乾隆:“高宗法天隆运至戾先觉体元立极敷明孝文奋武钦慈神圣纯皇帝年号皇帝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建元、嘉靖、乾隆始于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建武中元、天册万岁陵号帝王陵寝的名号长陵、阳陵、杜陵、始于西汉霸陵

30.中国古代年月日及记录法年:

a、含义:庄稼收获一次;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5.25日为一个太阳年
b、记录方法:干支纪年法,帝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月:1、含义:月亮绕地球与太阳一个“合朔”的周期为29.53059天叫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13个月。2、记录方法:干支纪月:如正月地支为寅月,腊月则为丑月,闰月不设干支,每月分上中下三旬,10天为一旬,始日为朔,末日为晦,十五为望,初三为拙,初八或初七为上弦,二十二或二十三为下弦。日:1、含义:一昼夜为一日2、记录方法:干支纪日法

31、中国古代一年分四季、有二十四节气四季又称四时:孟月仲月季月春季正月二月三月夏季四月五月六月秋季七月八月九月冬季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腊月)

32.阴阳阳:日天君男夫父刚雄强上动暖前脏阴:月地臣女妻母柔雌弱下静寒后腑33.五行、五色、五方、五脏、五音对照表:五行五色五方五脏五音土黄中脾宫金白西肺商木青东肝角火红南心徵水黑北肾羽

33.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通过考试方式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到清末历时1300多年,影响巨大。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其地点分别为:

(1)乡试在省治所;
(2)会试在京城;
(3)殿试在京城殿廷,皇帝亲自面试;考中者称胃分别为:秀才、举人、贡士(中式进士)和殿试中的一甲、二甲和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进士及第)状元(第一)榜眼(第二),探花(第三);二甲若干(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同进士出身);它们第一名的称谓分别为:乡试为解元;会试为会元;殿试为状元(殿元)连中三元: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第一名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34.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宋代所定,朱熹集注,始名,封建科举必读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汉武帝时定,也是封建科举必读书。

35.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化教条,对维护封建秩序起了巨大作用。

36.中国古代的姓、氏姓:中国早期是一个氏族的号,如姬、姜、子;平民和奴隶无姓;氏:姓的分支

a、子姓——华、向、乐、鱼
b、姬姓——孟、季、孙、游
c、姜姓——申、吕、许、纪、崔、马
(1)受封的邑名——蔡、蒋、霍
(2)所居地名——西门、南郭
(3)官司职名——司马、乐正
(4)祖先的字或谥号——孔丘的孔战国以后,以氏为姓,氏姓混同,汉代通称为姓。

37.中国古代的名、字、号名:出生三月以后由父亲命名字:男成年礼、女许嫁礼时取字。男子的字前加伯、仲、叔、季,表排行;字后加父或甫表性别;春秋战国时期有加子的现象。名与字意义上有联系,如:屈平字原、端木赐字子贡、冉耕字伯牛、曾点字皙、孔丘字仲尼。号:可以自取,字数较自由。取号之风盛于唐宋及其以后。例如:陆游号放翁,丘处机号长春子,李白号青莲居士、陶潜号五柳先生、辛弃疾号稼轩、王安石号半山、黄庭坚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王冕号会稽外史又号梅花屋主。

38.中国古代的避讳常识避讳就是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方法有:

a、改字:父母之邦之讳;秀才改为茂才,避刘秀之讳;玄武改为神武、真武,避玄烨之讳;恒山改为常山,避刘恒之讳。
b、缺笔;例如,唐代世写作(无最下面"一"),宋代恒写作(无最下面"一"),清代玄写作(无最最后"、")。
c、改变读音:如,林黛玉将其母贾敏的敏念做“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