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资讯 >

声音:“硕士生补助”到了该提高的时候了

2011-05-22 
我们不能以为所有读研究生的孩子都有殷实的家庭背景,也不能指望所有的研究生都有活络的头脑,因为在象牙塔里
编辑推荐:

解读清华为何读研者寥寥
考研仅仅是就业的避风港?
如何看待热议研究生收废品


  华东理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向上海市市长韩正“哭穷”,要求将补助提高到500元/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对此问题作出官方答复,表示将尽量通过多种途径适当增加学生的生活来源。

  这则信息可以说是昨天最热门的新闻之一。之所以引起网友围观,无非因为其中的主角,一个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一个是主宰一方的地方大员,加上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一张价值每月500元的帖子,整个事件看起来充满了戏剧性。值得欣慰的是,戏剧性的事件最终以正剧的形式收场,上海市长韩正对于一介小民诉求的迅速反馈,在展示政府机制高效率运作的同时,也为上海市政府赢得了应有的口碑;而研究生不仅得到了官方的正式回复,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己的要求。

  但在这看起来皆大欢喜的结局背后,一个显而易见的问号却盘旋在我们脑际挥之不去,那就是研究生为什么“哭穷”,“哭穷”究竟应不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中,“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崇尚的气节,作为知名高等学府的研究生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虽然向市长“哭穷”算不上折腰,但他发出这张帖子,想必经过了深思熟虑,因为这一行为必定会给他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同为研究生,有人完全不需要学校的补助,靠着赚外快就已经奔小康了,而你却要向市长哭穷,这只能说明你自己没本事。有了这样的语境,这名研究生还是选择发出求助帖,从侧面印证了他确实“为食所困”。

  据报载,华东理工大学助研补助是315元/月,已经多年未变。而上海市最低月工资今年3月刚调到1280元,也就是说,这名研究生的补助只有最低月工资的1/3不到。按常理推断,一般研究生的年龄在二十四五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除非这名研究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否则,315元/月供他吃饭都困难,正因此,他才会对每顿动辄七八元的餐费望而却步。

  我们不能以为所有读研究生的孩子都有殷实的家庭背景,也不能指望所有的研究生都有活络的头脑,因为在象牙塔里,肯定存在一批埋头学问,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这也正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魅力所在。解决他们的生活之忧,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致力学问,这不仅于其自身有益,也有利于学校,有利于社会。

  由于补助标准由各高校自行决定,在物价普涨的当下,研究生补助还守着数年前的标准,这只能说明高校的机制迟钝。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民众对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有了越来越高的企及,在社会保障福泽更多更广泛人群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在象牙塔里也有“弱势群体”。有了这个新闻事件提供的契机,研究生补助到了该涨的时候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