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资讯 >

上海交大招办主任解读七校联考政策

2010-12-09 
推荐阅读:

  [“理性看待高校自主招生”系列报道之二]

  【核心提示】

  ●自主选拔的学业水平测试举行后,各校还要分别进行面试和特色测试。这与所谓“联盟圈地”行为的实质截然不同。

  ●“联考”各校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使用“联考”成绩,可以自行决定各科目的权重。在过了这个“门槛”后的“特色测试”和“面试”,各校的选拔标准才是个性化的。

  ●“AAA测试”的成绩好,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高枕无忧。

  ●对于每次招考政策的改革,高校都非常慎重,事实上,2011年的“七校联考”与2010年的“五校联考”在形式上差别并不大,并非外界所说的“一年换个面孔”。

  2010年的大学自主选拔中,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5所国内知名高校首次实行学业水平测试“五校联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前不久,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宣布加入,2011年参加这一自主招生“联考”的院校增至7所。对于一些媒体所谓“自主招生进入‘战国时代’”,上海交通大学招办主任陶正苏教授在接受上海教育新闻网采访时指出,这些提法纯属误读和娱乐化。

  “联考”不是“联盟圈地”

  有媒体将自主招生的“联考”称作“联盟”、“小高考”,对此,陶正苏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联考”只是各校在学业水平测试上的合作,是自主选拔上的一种积极探索,主要出发点是为考生提供便利。自主选拔的学业水平测试举行后,各校还要分别进行面试和特色测试。这与所谓“联盟圈地”行为的实质截然不同。

  陶正苏告诉记者,上海交大等7校之所以决定“联考”,那是因为各校有着共同的招生改革理念,而且“联考”的范围仅限于自主选拔的学业水平测试阶段,并没有无限扩大,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是,早在去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6校就已在商讨进一步优化自主选拔“联考”方案的相关事宜。几所高校专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联考”命题,特别要求试题要更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硬性记忆知识。

  为做好联考,去年9月,各校专门在入学新生中进行了模拟试卷的测试,参与学生达到2万多人。中国人民大学在决定参与合作前,也专门用有关数据进行了模拟,非常慎重。“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又委托专业命题机构对试卷的难易度、区分度等进行了多次调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确保命题的科学性。”陶正苏说。

  “我们的‘联考’是科学和严谨的,完全没有个别媒体娱乐化描绘的那种‘江湖味道’,参加我们‘联考’的高校目标一致,合作非常愉快。经过长时间缜密的准备和过去一年‘联考’的实践,今年应该可以做得更好,相信考生从初始的报名系统中就能体会到。”

  陶正苏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上海交大一直以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精英教育”为己任。选拔人才的标准绝不是光看成绩,而是更看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其实,‘联考’只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一种初试形式,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联考’背后各高校的选才标准,那才是自主招生的本质。”

  “联考”后高校还有个性化选择

  多所高校自主招生实行“联考”,一样的试卷,能否考出不同高校的个性?一些媒体曾提出这样的质疑。对此,陶正苏回应说,这一提法曲解了自主招生的选拔方式。

  陶正苏说,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自主选拔的主要方式是初试阶段的“笔试”+复试阶段的“特色测试”和“面试”。现在媒体所说的“联考”只是指初试阶段“笔试”,而“笔试”是各校自主选拔的第一个阶段,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准入门槛”。“在考查学生的基本学业水平方面,名校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因此,当上海交大与其他几所水平层次接近的高校讨论是否可对学业水平进行‘联考’时,大家一拍即合。”

  在陶正苏看来,在笔试环节,“联考”各校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使用“联考”成绩,可以自行决定各科目的权重。在过了这个“门槛”后的“特色测试”和“面试”,各校的选拔标准才是个性化的。

  陶正苏坦言,在实行“联考”前,各高校都是自己出题,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局限性,譬如,高校命题者与中学教育的联系不够紧密,所出的题目并非完全适合中学生;由于“招”和“考”没有实现分离,学业测试成绩的公平公正性受到社会关注。考生为了赶赴各校考场,甚至需要打“飞的”。

  在此背景下,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命题,各层次接近高校间实施“联考”是一个有效办法。这不仅可以使测试内容更接近于中学教育教学,使学业考查更为客观准确,而且“招”“考”分离,真正保证了公平公正性。参加一次“联考”,就可以有多个报考选择,减轻学生的应考负担,。陶正苏说:“为了给更多考生提供便利,不再忙于奔波各地,我们去年的自主选拔‘五校联考’在各省市都有考点,考生可以就近考试,这一政策今年继续有效。”

  高校自主性体现于选才

  据了解,上海交大等7校自主选拔的“AAA测试”初试科目为阅读与写作(含中文和英文)、数学、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其中,阅读与写作、数学两科目为必考科目,考生可以在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两个科目中根据自己情况任选一门。

  在接受采访时,陶正苏提醒说,“AAA测试”的成绩好,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高枕无忧。据介绍,上海交大等7校自主选拔采用的是GSI测试方式,包括通用基础测试(General Exam)、高校特色测试(Special Exam)、面试(Interview)三个模块。在整个的自主选拔中,通用基础测试(AAA测试)只是对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业成绩水平的测试,“AAA测试”通过后,学生还需要接受各校的复试,包括各高校特色测试和面试。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了“AAA测试”只代表学生具备了参加高校自主选拔的资格,而各校特色测试和面试这两项成绩才是自主选拔录取的决定性因素。

  考生还需注意的是,在参考学生的“AAA测试”成绩时,各校的选拔标准也不一样。以去年上海交大等“五校联考”为例,有的高校偏重于理工科,在选拔时比较看重学生的物理和数学成绩,有的高校偏重于文科,则比较看重学生的语文成绩等,这些选才标准完全由各校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决定。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招办工作经验的资深专家,陶正苏对中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了如指掌。在他看来,从2003年22所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到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的“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再到如今的各校“联考”,每一个探索都见证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作为高校而言,都会全力确保公平公正,让每一个学子和家庭放心无忧!”

  “AAA测试”是“五校联考”的升级版

  自主招生的政策年年变,是否会给考生带来影响?曾有媒体提出这样的疑问。对此,陶正苏表示,对于每次招考政策的改革,高校都非常慎重,事实上,2011年的“七校联考”与2010年的“五校联考”在形式上差别并不大,并非外界所说的“一年换个面孔”。

  据悉,为了进一步减轻考生的负担,2011年的“AAA测试”作了一些人性化调整。

  具体而言,初试时间统一安排在2011年2月19日(星期六):当天上午进行公共科目阅读与写作(含语文、英文)的考试,将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跟2010年 “五校联考”初试不同的是,语文、英语科目的两张试卷将同时发给考生,考试时间过半后,先收一张试卷,不再像2010年 “五校联考”那样,考试中途收回一张试卷,再发放第二张试卷,这样安排的主要出发点是节省时间。

  当天下午的第一场考试是数学科目,它与阅读与写作(含语文、英文)科目一样,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下午的另一场考试则是学生自行选择科目。其中,一门是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相当于理科综合考试,大致比例是物理占70%左右,化学占30%左右,生物知识也会涉及一些。另一门是人文社会(历史、地理、政治),相当于文科综合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陶正苏说, 2011年的“AAA测试”内容将尽可能涵盖高中学业大纲的所有内容,且试题难度较2010年会有所降低。为便于考生熟悉相关题型,各“联考”高校报名网站将于测试前一至二周刊登样题,以方便考生熟悉题型,请考生特别留意。

  在接受采访时,陶正苏特别指出,面对各高校间的“联考”,学生还是要合理定位,量力而行。“如果一名考生不顾自身实际,所有‘联考’都去参加,那么,无形中将会牵涉诸多精力,甚至可能影响正常的高考备考,这与‘联考’减轻学生负担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他说,自主招生是考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高校的有效途径,没有“保底”的必要,可以直奔心仪的高校而去。在平行志愿模式下,“保底”的策略可放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去考虑。

  陶正苏提醒,考生在通过自主选拔测试后,仍要全力以赴备战高考,往年曾有考生因麻痹大意而马失前蹄。“如果因为松懈而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最终错失进入名校深造的机会,那就太可惜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