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10年5月份以来,停水成了三亚部分街区居民的平常事,这除了天气干旱以及设施老化外,人口的快速增长也是造成不断停水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三亚,给三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三亚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压力。据了解,截至2009年底,三亚共有98266辆机动车登记入户,今年以来,三亚平均每天超过100辆机动车登记入户,加上很多外地车辆、部分报废但还在偷偷上路行驶的车辆,目前在三亚市区行驶的机动车数量有10余万辆。到了冬季旅游旺季,外地车辆大量涌入三亚。汽车数量不断增加,远超过三亚道路设施建设速度。现在三亚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便是物价居高。今年以来三亚日常生活消费价格上升,三亚因此为6类市民发放了物价补贴,现在三亚的房价均价万元以上,这是当地工薪阶层所不能承受的。由于外来人口增多,三亚河沿线增加了不少住宅区和餐饮店,而由于城市排污设施相对滞后,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污染了三亚河。据《2009年三亚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三亚河已经受到污染,这是三亚市唯一一条水质不达标的河流,主要污染源便来自生活污水。从2007、2008、2009年的《三亚市环境状况公报》看,三亚河水质的确有持续变差趋势。三亚河按水功能区划分应该属于景观用水,不能饮用和游泳,应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但三亚河近年来监测结果都没有达到标准,2009年甚至出现劣于Ⅴ类标准的情况。此外,因风景秀丽适宜居住,外地人到三亚买地建房,村民建房出租,2年内增加312栋违章建筑。
三亚在着手升级旅游产品的同时,正在将注意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以满足眼前的需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考虑“提前量”。三亚在《三亚市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方案》中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行动计划梳理出166个项目,5年内完成,其中重头便是住宿、医疗卫生、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在《方案》中,基础设施方面,占据了41项,这些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设施建设改造、完善供水功能等方面,旨在提升城市公共服务领域。酒店住宿方面,一共有32项,其中酒店建设就达到了27个项目。医疗卫生方面,三亚已经展开市中医院二、三期工程、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二期工程以及备受瞩目的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工程。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三亚将陆续展开21个项目,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等城市排污设施建设占据重头,三亚河生态整治工程、海棠湾水系工程、月川新城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工程等项目也已进入规划。
6.目前,城市化过程中实际上有许多无序的、不规范的发展,城市发展中的不文明现象经常发生。人们把城市的发展仅理解成造高楼、修道路,各种各样的硬件设施有了就是现代化了,城市的文明就提升了,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以下是某记者对C市进行暗访,拍摄的几组镜头。
镜头一:亭台回廊里,一些老年人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下象棋,周围围满了观战的市民;随地丢弃的烟头、卫生纸到处都是。在一处景观荷花池里,水面上浮着的全部是瓜子壳、烟头。从杜甫江阁往南走,每隔一段距离就分布着几个直饮水龙头,几个青年人占据着一个直饮水龙头轮流洗手,让等着喝水的游人站在一旁干着急;而一位中年妇女则在另一个直饮水龙头前洗起了菜。
镜头二:体育文化中心广场,成为市民晨练或黄昏漫步时的场所。上午9时许,跳完舞、跑完步的市民,站在广场里的桂花树下歇歇脚,拉拉家常;陆续有市民来广场散步、放风筝。广场上的雕塑吸引了很多市民拍照留念,一位年轻的女孩在男友的帮助下索性爬到雕塑上面摆起了造型。在广场一侧的某人才市场外,不少散发广告的招聘单位发放的广告纸扔得遍地都是,而地上还放着一沓沓准备发的招聘广告。
镜头三:在某绿化广场上,一场市民文艺演出正在进行,路过的行人纷纷停下来为社区居民自编自导的节目拍手叫好。在演出现场,观赏区座位底下垃圾随处可见,演出人员将演出道具、演出服装等横七竖八地摆在了草地上。广场一旁,几位书画爱好者正在泼墨挥毫,引来市民前来索要字画;可写好的作品全部被放在广场旁的小树上,用宣纸压着等着晾干墨水。“这里不能摆摊!”看到正在沿街巡逻的城管队员,在广场附近地下通道的摊贩立马收起东西走人。可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这位摊主又在通道另一个出口摆开架势高声叫卖起来;记者数了数,像这样的摊贩足有十来个。
镜头四:火车站广场。旅客们正排队有序出站,沿线停放的公交车摆放得十分整齐,几位保洁人员正在清扫广场上的纸屑垃圾,整个广场十分有序。在售票大厅外,不少流动摊贩拉着手推车在出售矿泉水。“有去××、××的吗,马上就走!”拉客的人堵在公交车停放处对着下车的行人吆喝着,让行人躲闪不及;不少贩卖地图的人聚集在地下通道的入口处,使得路过的行人只能绕道而行。出租车候客区的一下水井内,散发出恶臭,几位乘客不得不捂着鼻子站在那里等车。在车站附近的某连锁酒店门口,大大小小的车辆把通往酒店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而不远处,一女士牵着自家的宠物狗,任由小狗在广场窜来窜去,行人为了安全不得不躲来躲去,而这名女士丝毫也没有要带着小狗离开的意思。
镜头五:某路公交车上。7时45分,不少上班族在寨子站点等待公交车。当看见车进站,10多位市民蜂拥而上,你推我挤地上车。10时,一名年轻男子在喝完矿泉水后,随手将空矿泉水瓶子丢弃到公交车的角落里,并吐了一口痰。11时,公交车行至某路时,一名女乘客随手将用过的纸巾扔到窗外。13时,公交车上非常安静,部分乘客闭目养神,一名女乘客打电话的声音却一再提高,全车厢的乘客不得不成为她的“听众”。14时,公交车上乘客很多,已经没有空座位,一位老人颤巍巍地扶着栏杆站在车厢内。在老弱病残专座上坐着一名年轻女子和几名中老年人,年轻女子始终未起身让座。16时许,一位中年妇女坐下后,又将买来的西瓜等物品放在旁边座位上。这时,一位老太太来到她身旁,而这位女士丝毫没有让座的意思。16时许,公交车行至人民医院站点时,4名小学生一拥而上,在车厢内打闹不停。其中一名小男孩还拽着吊环“荡秋千”。
7.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不应仅仅归属于流光溢彩的都市繁华,还要与大自然不离不弃。一座理想城,会让它的居民感到童年从未离去,大自然永远是我们的母亲。宁波滕头村案例馆的理念打造出的自然城市呈现出如此的美景:耳边,不时传来几声蛙鸣,眼前,青砖筑成的低层建筑出起起伏伏勾勒出完美曲线,仿若一幅宁静的山水画,红色的瓦片镶嵌其间,状似朝霞。
巴塞尔-日内瓦-苏黎世城市馆的先进水处理技术,市政府利用城市周边旷阔的森林资源建设了一整套的天然过滤系统:把河水抽出来经过简单的物理处理、过滤,再引入到森林,利用森林下几十米厚的洁净土壤,以自然生态层层净化河水。10天后,把水抽起来,再经过过滤和杀菌,细菌和病毒去除率会达到99.99%,形成可直接饮用的水,让居民直接感受大自然的味道。
城市早没有了污水的痕迹,这是分布于城市间数百个活水公园的功劳。这些小而精致的公园运用成都案例馆的处理技术,每个由9个植物塘和10个植物床组成。城市产生的工业和生活污水输入到池塘中 ,通过其中水生植物的自净功能转化为干净、无异味的水源。
连接城市与乡村的也不再是令人讨厌的垃圾场,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美丽花园。由于采用了蒙特利尔馆的垃圾处理技术,一座座的巨型生活垃圾山被生产成沼气并转化为庞大的电能,足够保证城市各项耗能设施的正常运转;沥出的过滤水可以用于浇灌植物,垃圾山就此变成了绿树红花的风水宝地。整个城市完全实现了垃圾零填埋,远离了垃圾的困扰,城市的环境显得更加健康、生态。
伦敦馆的巧妙设计,我们整个城市的住宅社区也实现了动力完全自供,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源热能联动来实现社区空间内的通风、制热、制冷、除湿等,完全替代煤炭、石油等产生污染的生化资源,城市与自然达到了有机统一。
一座城市如果只有钢筋水泥的建筑,即使再宏伟也是缺乏生机的;一座城市如果具有了人文化的精神内涵,即使处于发展中也是充满活力的。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有内涵的城市,每个人固然有不同的理解,但对城市的感知则应该是相同的,能够在一座城市里惬意地生活、富有安全感、心情愉快,而且能够看到让市民满意的东西不断地增多,让市民不满意地东西一天天减少,那么,这样的城市就是一座有内涵的城市,就是一座宜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