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专业课 >

2011考研心理学专业预测试题及答案(2)

2010-11-26 
读书人网站为您收集整理了2011考研心理学专业预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答案解析

  一【答案】

  1-5 B C A A B

  6-10 B B D A B

  11-15 D C D A D

  16-20 D C D C A

  21-25 A B A A C

  26-30 A D A A A

  31-34 B D C A C

  二【答案】

  35.AB

  36.AD

  37.BCD

  38.BD

  39.BCD

  三、简答题

  40【答案要点】

  答:影响反应时的因素包含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两个方面:

  (1) 在刺激变量中,刺激的类型、强度、复杂程度和呈现方式都会影响反应时。

  类型:不同类型的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觉通道的反应时不同,同一类型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通道的不同部位反应时不同。

  强度:一般而言,中等强度的刺激的反应时最短,较弱的刺激反应时较长。

  复杂程度:主要是指刺激的数目和相似性。数目越多,反应时越长。相似性越大,反应时越长。心理旋转实验反映了刺激相似性对反应时的影响。心理旋转实验共有三种实验条件:第一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是相同的,只是经过了平面二维旋转;第二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也是相同的,只是经过了三维的前后旋转;第三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有相似性,但实际是不同的。这个实验的结果是:(1)二维旋转和三维旋转的图形具有相似的斜率;(2)心理旋转呈线性规则,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反应时间也发生变化。

  刺激呈现的差异:实验证明,反应时间的长短和物体偏离双眼视野中心的程度有关,一般而言,物体偏离双眼视野中心的距离越大,则反应时间也越长。

  (2) 机体变量影响反应时间

  ①适应水平:在此处适应是指在持续刺激的作用下,感受器发生的变化。

  ②准备状态:是指机体对于某种行为做出的准备情况。

  ③练习次数

  ④动机:是由于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

  ⑤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后者指不同个体之间在品质和属性上存在的任何差别。

  ⑥酒精和药物作用

  41【答案要点】

  答: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1.可加性

  方差分析的每一次观察值都包含了总体平均数、各因素主效应、各因素间的交互效应、随机误差等许多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必须以叠加的方式综合起来,即每一个观察值都可视为这些组成部分的累加和。在对每种模型进行讨论前我们都给出了适合这种模型的线性统计模型,这正是可加性的数学表达式。以后的理论分析都是建立在线性统计模型的基础上的,这正说明可加性是方差分析的重要先决条件。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数据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即数据取对数后才服从正态分布)时,各部分是以连乘的形式综合起来,此时就需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变换,一方面保证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另一方面也可保证数据满足可加性的要求。

  2.正态性

  即随机误差 ε 必须为相互独立的正态随机变量。这也是很重要的条件,如果它不能满足,则均方期望的推导就不能成立,采用 F 统计量进行检验也就失去了理论基础。如果只是实验材料间有关联,可能影响独立性时,可用随机化的方法破坏其关联性;如果是正态性不能满足,即误差服从其他分布,则应根据误差服从的理论分布采取适当的数据变换,具体方法将在本节后边介绍。

  3.方差同质性(齐性)

  即要求所有处理随机误差的方差都要相等,换句话说不同处理不能影响随机误差的方差。由于随机误差的期望一定为 0 ,这实际是要求随机误差有共同的分布。如果方差齐性条件不能满足也可采用数据变换的方法加以弥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