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指导:申论答题三大基础
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复习指导:论述题语言表达及注意事项
(一)确定问题
在作答本部分问题时,首先要确定什么是真正的问题。所谓问题就是矛盾,所有的决策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问题的解决,也就不会有决策活动。明确了问题,进行决策才能有针对性,避免无的放矢。
(1)明确责任。要明确是谁的责任,就是要弄清楚谁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即由谁来就题目所提的问题进行决策,然后从主体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就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弄清楚是“我们”的问题吗?这是题目所给材料规定范围内的事吗?如果不是,就放弃它。否则,你将落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二要弄清楚这是你作为给定角色所应该做的决策吗?或者是否应该将问题向更高管理层的领导反映呢?
(2)评估风险。每一项决策都会有风险,所以很有必要对决策风险进行评估,以使决策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这就需要决策者去综合考虑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其可能带来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因为,如果你要去解决别人的问题,谁会领你的情呢?况且,你能解决得了吗?做出超出自己的权力和能力范围之外的决策,比不做出决策更糟,而这一点,我们往往忽视。
(3)分析决策的影响因素。要意识到哪些因素将影响你对问题的解决,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驱除不利因素或对其因势利导,增加决策解决的可能性和有利条件,而不是相反。大凡聪明的决策者,都是如此做的。
(二)分析问题
在确定了真正的问题之后,对问题的分析就成了主要的任务。作为给定角色的“政府官员”或者其他方面的管理者,考生需要正确而又迅速地分析问题。
(1)明确决策的时间范围。根据材料反映问题的性质,明确提出对策的紧急程度,并用恰当、明确的文字表现出来,如行文时常常用到“及时”、“紧急”等词语。
(2)重视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分析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打开思路考虑各种可能性的过程。对同一个问题,在思考时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如果你的眼睛只盯住一点或者一种方法,你的思维只考虑一种可能的途径,死板地运用一种思维方式,是难以找到最佳方案的。
(3)“靓女先嫁”。当解决问题的某一个决策已经清晰了之后,就立即把它确定下来。不要希望等到所有的决策都清晰、成熟后再进行确定,这样,你可能永远也不能把问题分析清楚。
(4)决策的现实性。对未来目标的设计既要积极又要现实,针对材料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确定决策目标
就是在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决策的目标。
(1)认清确定决策目标的意义。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良好的决策者,你可千万要记住,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
(2)分清决策目标的层次。决策目标有长期、中期、短期之分,还有最优目标、满意目标之别。一个决策者必须分清决策目标的层次,否则,就可能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
(3)重视目标的轻重缓急。可以说,如果不能分清决策目标的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将问题复杂化,导致逻辑混乱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了。
(4)明确目标的约束条件。任何决策都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和环境下运行的,提出对策时对此必须有明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