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考试 > 司考真题 >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3)

2010-09-13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51—90题,每题2分,共80分。

  51.关于罪过,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玩忽职守行为虽然造成了公共财产损失,但在甲未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就不存在罪过

  B.甲故意举枪射击仇人乙,但因为没有瞄准,将乙的名车毁坏。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甲翻墙入院欲毒杀乙的名犬以泄愤,不料该犬对甲扔出的含毒肉块不予理会,直扑甲身,情急之下甲拔刀刺杀该犬。甲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而属于意外事件

  D.甲因疏忽大意而致人死亡,甲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危害结果,既可能是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也可能只是发生他人重伤的危害结果

  52.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在车间工作时,不小心使一根铁钻刺入乙的心脏,甲没有立即将乙送往医院而是逃往外地。医院证明,即使将乙送往医院,乙也不可能得到救治。甲不送乙就医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B.甲盗伐树木时砸中他人,明知不立即救治将致人死亡,仍有意不救。甲不救助伤者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带邻居小孩出门,小孩失足跌入粪塘,甲嫌脏不愿施救,就大声呼救,待乙闻声赶来救出小孩时,小孩死亡。甲不及时救助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D.甲乱扔烟头导致所看仓库起火,能够扑救而不救,迅速逃离现场,导致火势蔓延财产损失巨大。甲不扑救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53.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B.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C.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实行单罚制时,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D.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

  54.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甲的行为属于方法错误,成立故意伤害罪

  C.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伤害(未遂)罪,对乙哥哥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D.甲的行为不存在任何认识错误,理所当然成立故意伤害罪

  55.下列哪些情形属于吸收犯?

  A.制造枪支、弹药后又持有、私藏所制造的枪支、弹药的

  B.盗窃他人汽车后,谎称所盗汽车为自己的汽车出卖他人的

  C.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又高利转贷他人的

  D.制造毒品后又持有该毒品的

  56.关于没收财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受贿100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万元,甲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甲被没收财产的总额至少应为300万元

  B.甲抢劫他人汽车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该汽车应上缴国库

  C.甲因走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此前所负赌债,经债权人请求应予偿还

  D.甲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30万元,因妨害清算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二万元。没收财产和罚金应当合并执行

  57.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欲杀乙,埋伏在路旁开枪射击但未打中乙。甲枪内尚有子弹,但担心杀人后被判处死刑,遂停止射击。甲成立犯罪中止

  B.甲入户抢劫时,看到客厅电视正在播放庭审纪实片,意识到犯罪要受刑罚处罚,于是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后离开。甲成立犯罪中止

  C.甲潜入乙家原打算盗窃巨额现金,入室后发现大量珠宝,便放弃盗窃现金的意思,仅窃取了珠宝。对于盗窃现金,甲成立犯罪中止

  D.甲向乙的饮食投放毒药后,乙呕吐不止,甲顿生悔意急忙开车送乙去医院,但由于交通事故耽误一小时,乙被送往医院时死亡。医生证明,早半小时送到医院乙就不会死亡。甲的行为仍然成立犯罪中止

  58.下列哪些情形不能数罪并罚?

  A.投保人甲,为了骗取保险金杀害被保险人

  B.十五周岁的甲,盗窃时拒捕杀死被害人

  C.司法工作人员甲,刑讯逼供致被害人死亡

  D.运送他人偷越边境的甲,遇到检查将被运送人推进大海溺死

  59.关于抢夺罪,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甲驾驶汽车抢夺乙的提包,汽车能致人死亡属于凶器。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罪

  B.甲与乙女因琐事相互厮打时,乙的耳环(价值8,000元)掉在地上。甲假装摔倒在地迅速将耳环握在手中,乙见甲摔倒便离开了现场。甲的行为成立抢夺罪

  C.甲骑着摩托车抢夺乙的背包,乙使劲抓住背包带,甲见状便加速行驶,乙被拖行十多米后松手。甲的行为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抢夺罪

  D.甲明知行人乙的提包中装有毒品而抢夺,毒品虽然是违禁品,但也是财物。甲的行为成立抢夺罪

  60.关于毒品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明知他人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代购代卖的,即使没有牟利目的,也成立贩卖毒品罪

  B.为便于隐蔽运输,对毒品掺杂使假的行为,或者为了销售,去除毒品中的非毒品物质的行为,不成立制造毒品罪

  C.甲认为自己管理毒品不安全,将数量较大毒品委托给乙保管时,甲、乙均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D.行为人对同一宗毒品既走私又贩卖的,量刑时不应重复计算毒品数量

  61.甲欲绑架女大学生乙卖往外地,乙强烈反抗,甲将乙打成重伤,并多次对乙实施强制猥亵行为。甲尚未将乙卖出便被公安人员抓获。关于甲行为的定性和处罚,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构成绑架罪、故意伤害罪与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

  B.构成拐卖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

  C.构成拐卖妇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

  D.构成拐卖妇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但由于尚未出卖,对拐卖妇女罪应适用未遂犯的规定

  6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盗窃?

  A.甲穿过铁丝网从高尔夫球场内“拾得”大量高尔夫球

  B.甲在夜间翻入公园内,从公园水池中“捞得”旅客投掷的大量硬币

  C.甲在宾馆房间“拾得”前一顾客遗忘的笔记本电脑一台

  D.甲从一辆没有关好门的小轿车内“拿走”他人公文包

  63.甲盗掘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墓葬,窃取大量珍贵文物,并将部分文物偷偷运往境外出售牟利。司法机关发现后,甲为毁灭罪证将剩余珍贵文物损毁。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运往境外出售与损毁文物,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论处

  B.损毁文物是为自己毁灭证据的行为,不成立犯罪,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走私文物罪论处

  C.盗窃文物是盗掘古墓葬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论处

  D.盗掘古墓葬罪的成立不以盗窃文物为前提,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论处

  64.关于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的犯罪,可以由哪些主体构成?

  A.网站建立者

  B.网站直接管理者

  C.电信业务经营者

  D.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

  65.关于贿赂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其财物而构成受贿罪的,请托人当然构成行贿罪

  B.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当然不构成行贿罪

  C.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某国家机关利用其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机关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的,构成单位受贿罪

  66.下列哪些案件应当由检察院立案侦查?

  A.骗取出口退税案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

  C.隐瞒境外存款案

  D.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案

  67.关于司法鉴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某鉴定机构的三名鉴定人共同对某杀人案进行法医类鉴定,这三名鉴定人依照诉讼法律规定实行回避

  B.某鉴定机构的鉴定人钱某对某盗窃案进行了声像资料鉴定,该司法鉴定应由钱某负责

  C.当事人对鉴定人胡某的鉴定意见有异议,经法院通知,胡某应当出庭作证

  D.鉴定人刘某、廖某、徐某共同对被告人的精神状况进行了鉴定,刘某和廖某意见一致,但徐某有不同意见,应当按照刘某和廖某的意见作出结论

  68.关于被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法定义务,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未经法院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B.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C.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D.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69.关于检察院侦查监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发现侦查人员杨某和耿某以欺骗的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供述,立即提出纠正意见,同时要求侦查机关另行指派除杨某和耿某以外的侦查人员重新调查取证

  B.发现侦查人员伍某等人以引诱的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供述,只能要求侦查机关重新取证,不能自行取证

  C.发现侦查人员邵某有刑讯逼供行为,且导致犯罪嫌疑人重伤,应当立案侦查

  D.甲县检察院可派员参加甲县公安局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无权参与甲县公安局的其他侦查活动

  70.关于我国刑事起诉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实行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犯罪追诉机制

  B.公诉为主表明公诉机关可主动干预自诉

  C.实行的起诉原则为起诉法定主义为主,兼采起诉便宜主义

  D.起诉法定为主要求凡构成犯罪的必须起诉

  71.法院对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庭前审查,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发现被告人张某在起诉前已从看守所脱逃的,退回检察院

  B.法院裁定准许撤诉的抢劫案,检察院因被害人范某不断上访重新起诉的,不予受理

  C.起诉时提供的一名外地证人石某没有列明住址和通讯处的,通知检察院补送

  D.某被告人被抓获后始终一言不发,也没有任何有关姓名、年龄、住址、单位等方面的信息或线索的,不予受理

  7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关于合议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合议庭是法院的基本审判组织,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随机组成

  B.合议庭成员因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不承担责任

  C.合议庭成员因法律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不承担责任

  D.开庭审理时,合议庭成员从事与该庭审无关的活动,当事人提出异议合议庭不纠正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延期审理,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庭审笔录

  73.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集中审理原则的要求?

  A.案件一旦开始审理即不得更换法官

  B.法庭审理应不中断地进行

  C.更换法官或者庭审中断时间较长的,应当重新进行审理

  D.法庭审理应当公开进行

  74.下列哪些案件法院审理时可以调解?

  A.《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B.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C.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后被害人提起自诉的案件

  D.刑事诉讼中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75.被告人甲涉嫌故意伤害,对检察院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无异议,并自愿认罪,一审法院决定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被告人甲可以不再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供述

  B.公诉人、辩护人、审判人员对被告人甲的讯问、发问可以简化或者省略

  C.控辩双方对无异议的证据,可以仅就证据的名称及所证明的事项作出说明

  D.控辩双方主要围绕确定罪名、量刑及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