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药 材 名】娑罗子
【英 文 名】Chinese Buckeye Seed Wilsom Buckeye Seed
【拉 丁 名】Semen Aesculi
【别名】莎婆子,武吉,苏罗子,开心果,索罗果,棱椤子
【名称考证】莎婆子(《百草镜》)、武吉(《杨春涯经验方》)、苏罗子(《药材资料汇编》)、开心果(《江苏植药志》)、索罗果(《陕西中药志》)、棱椤子(《陕西中草药》)
【科目来源】七叶树科植物
【药用部位】七叶树或天师栗的果实或种子。
【性味归经】《纲目》: "甘,温,无毒。"《本草再新》: "入脾、肺二经。"
【功效分类】理气药
【功效主治】宽中,理气,杀虫。治胃寒作痛,脘腹胀满,疳积虫痛,疟疾,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1~3钱;或烧存性研末。
【用药忌宜】《陕西中药志》:"气虚及阴虚者忌用。"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除去外壳,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资源分布】七叶树分布甘肃、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浙江等地。药材主产浙江、江苏、河南等地。天师栗分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药材主产陕西。此外,四川、贵州、湖北等地亦产。
【药材鉴定】①七叶树的干燥果实略呈圆球形,直径2.5~4厘米,少数达6~8厘米,顶端扁平或微突尖,基部有果柄痕迹,果皮表面棕褐色,粗糙,密布黄棕色的斑点,有三条纵沟,形成三瓣状。商品常除去果皮。种子圆球形或不规则的扁球形,坚硬,表面栗褐色,不甚平坦,上端的种脐黄棕色,约占种子的1/2,基部凹陷,有 l条稍突起的种脊,沿一边伸至种脐;断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于叶肥厚,粉质。果皮和种皮气味微D9,而子叶味极苦。以均匀、饱满、断面黄白色者为佳。②天师栗的干燥果实与上种相似,主要不同点是:果实卵形或倒卵形,长3~5厘米,直径2.5~各厘米,顶端突起而尖。种子的种脐约占种子的 l /3; 断面多数谈棕色。品质较前种为次。
显微鉴定: ⑴七叶树 种皮解离组织:①种皮表皮细胞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5~38μm,壁略不均匀增厚,角部有锥状工瘤状突起;断面观类长方形或类方形。②种皮下皮细胞卵圆形、类圆形或类长方形,长径25~93 μm,短径21~43μm,壁稍厚,纹孔及孔沟较稀疏。③种皮分枝细胞较大,类圆形、类多角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长径68~162μm,短径18~68μm,有长短不一分枝,壁稍厚,纹孔大小悬殊,多集成纹孔域。⑵天师栗 表皮细胞角部锥状或瘤状突起不明显;下皮细胞较少,长径31~55μm,短径21~40μm;分枝细胞较多,长径53~150μm,短径13~52μm。本品以大小均匀、饱满、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古籍考证】出自①《益部方物略记》:"天师栗,专蓬若橡。生青城山中,他处无有也。似栗昧美,惟独居为异。"②《留青日札》:"婆罗树出西番海中。 ……株甚巨,每校生叶七片。有花穗甚长而黄,如票花。秋后结实如栗,可食。正所谓七叶树也。"③《药性考》:"娑罗子,一枝七叶九叶,苞如人面,花如牡丹,香白。"
【化学成分】七叶树种子含脂肪油31.8%,淀粉36%,纤维l4.7%,粗蛋白1.1%。脂肪油主要为油酸和硬脂酸的甘油酯。同属植物日本七叶树Aesculus turbinata B1.的种子中分出玉蕊醇 C(Barringtogenol C)、七叶树贰元(Aesci-genin)、]原七叶树贰元(Protoaescigenin)和 16-去氧玉蕊醇C。其中主成分为油酸及硬脂酸甘油酯,另含淀粉、纤维粗蛋白及七叶皂甙 (aescin)等。
【原生形态】拳参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根茎肥厚扭曲,外皮紫红色。茎直立,单一或数茎丛生,不分枝。根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2~1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或圆形。下延成翅状,边缘外卷,无毛,或有时下面疏被柔毛。茎生叶较小,近乎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形;托叶鞘膜质,管状,长达3厘米。穗状花序顶生,长达6厘米;花小,花被白色或淡红色,5裂,裂片长达3毫米;雄蕊8,着生于花被基部;子房上位,花柱3裂。瘦果三棱形,长约3毫米,褐色,常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夏、秋季。生山坡草丛阴湿处。分布华北、西北及河南、湖北、山东、江苏、浙江。除上述品种外,蓼属拳参组的多种植物,如石生蓼(分布东北)、珠芽蓼(详蝎子七条)、耳叶蓼(分布东北)、毛耳叶寥(分布东北)、狐尾蓼(分布东北)、太平洋蓼(分布东北)、圆穗蓼(详蝎子七条)等,亦均同等入药。
【参考出处】《益部方物略记》,《留青日札》,《药性考》
【功效分类】理气药
【关 键 词】宽中 理气 杀虫 胃寒作痛 脘腹胀满 疳积虫痛 疟疾 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