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时:24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城市规划涉及到政治、经济、建筑、技术、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门在发展中的学科。长时
期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所受干扰很大,目前这方面工作正处于积极调整发展的阶段,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与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因此,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的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
了解学生对于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城市规划实证研究的应用水平。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生已经学习规划以及城市地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考试中将涉及到城市化的一些基础概念。
三、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规划
(一)学习目的
使学生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以及规划学科的发展起源和特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内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包括:城市的起源和本质、城市化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内容:城市规划学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古代的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和近现代的城市规划学科以及城市规划面临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
(三)考核知识要点
1.城市的定义
2.城市的本质
3.前期城市化的特点
4.近现代城市化的发展特点
(四)考核要求
识记:城市 城市规划 田园城市 雅典宪章 马丘比丘宪章 可持续发展
简单应用:前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建筑特色
综合应用:前期城市化与近现代城市化的差异
领会:前期城市化的特点近现代城市化的发展特点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一)学习目标
使学生基本了解城市规划的工作程序及其内容,并能较熟练地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任务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特点和应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步骤与阶段划分
第五节 解放后我国城市规划的成就与经验
(三)考核知识点
1.城市规划的任务
2.制城市规划应该遵循的原则
3.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4.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四)考核要求
识记:城市规划的任务 编制城市规划应该遵循的原则
领会:分区规划与详细规划的区别
简单应用:城市规划文本的编制
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人口
(一)学习目标
讲授城市城市性质含义、以及城市的人口构成及人口预测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城市性质与类型内容:介绍城市性质的含义、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以及依据
第二节 城市人口
内容:城市人口的含义、人口的构成与变化以及人口预测方法,城市人口规模
(三)考核知识要点
1.什么是城市的性质,确定城市性质有什么意义?
2.依据什么原则来确定城市性质?
3.什么是城市人口?按照劳动构成,可以将城市人口分为哪几类?
4.了解人口的年龄构成有何意义?影响年龄构成特点的因素有哪些?
5.什么人口的劳动构成?影响劳动构成的因素有哪些?
(四)考核要求
识记:城市性质概念 行政意义上的城市概念 基本人口 服务人口 被抚养人口 家庭构成 劳动构成 性别构成
领会:了解人口年龄构成的意义 影响劳动构成的因素
简单应用:预测人口规模
综合应用:城市人口变化的因素
第四章 城市用地
(一)学习目的
向学生讲授城市用地适用性及选择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城市用地的概述
内容:城市用地的概念、树形、价值以及区划与归属。
第二节 城市用地条件分析及其适用性评价
内容:自然条件分析与评定、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分析以及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条件的综合评价
第三节 城市用地的用途分类与构成类型
相关推荐:2009年10月自学考试英语(一)串讲笔记(uni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