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注册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2010二级建造工程师《施工管理》备考辅导:审判程序

2010-08-17 
[导读]为了让广大考生更有效的备战2011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考试吧整理了以下“二建《施工管理》备考辅导”资料,供考生复习。读书人建筑频道reader8.net/exam/jianzhu  审判程序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它是人民法院审
[导读]为了让广大考生更有效的备战2011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读书人整理了以下“二建《施工管理》备考辅导”资料,供考生复习。读书人建筑频道reader8.net/exam/jianzhu

  审判程序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它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适用的程序,可以分为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

  一、一审程序

  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普通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通常适用的程序。普通程序是第一审程序中最基本的程序,具有独立性和广泛性,是整个民事审判程序的基础。本节主要介绍普通程序,普通程序分以下几个阶段: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一)起诉

  起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生争议时,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给予司法保护的诉讼行为。起诉是当事人获得司法保护的手段,也是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行使审判权的前提。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起诉的条件如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范围。

  起诉的方式分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两种。《民事诉讼法》第109条1款规定,起诉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由此可见,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形式是以书面为原则的。但当事人书写起诉状有困难的,也可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人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审查与受理

  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起诉情况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即应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不予受理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如果人民法院在立案后发现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对驳回起诉不服的,可以上诉。

  (三)审理前的准备

  审理前的准备,是指人民法院接受原告起诉并决定立案受理后,在开庭审理之前,由承办案件的审判员依法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

  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调查收集证据,或者在法定情况下,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或也委托外地人民法院调查。

  (四)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诉讼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开庭

  即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开庭并公布法庭组成人员。

  2.法庭调查阶段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4条的规定,法庭调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当事人陈述;

  (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3)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4)宣读鉴定结论;

  (5)宣读勘验笔录。

  这就是一个证明的过程,由举证、质证、认证组成。经过庭审质证的证据,能够当即认定的应当当庭认定。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资料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审判员如果认为案情已经查清,即可宣布终结法庭调查,转入法庭辩论阶段。

  3.法庭辩论

  其顺序为: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答辩;相互辩论。法庭辩论终结后,由审判长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得各方面最后意见。

  法庭辩论结束后,法院作出判决前,对于能够调解的,可以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4.合议庭评议和宣判

  法庭辩论结束后,调解又没达成协议的,合议庭成员退庭进行评议。评议是秘密进行的。合议庭评议完毕后应制作判决书,宣告判决公开进行。宣告判决时,须告知当事人上诉的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法院。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相关推荐:推荐:2011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网上辅导招生简章
        读书人建筑频道reader8.net/exam/jianzhu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