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判断推理必考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给定标准定义进行判断的准行政工作能力。考察范围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心理、法律、生态等领域定义。
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然后再对该概念进行定义,要求应试者根据给出的定义,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件或行为。题干中给出的定义被假定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考查的目的是考生在短时间的领悟能力,是一种严格理解和规范理解的能力。
定义判断所给出的概念本身比较专业,但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会有所接触,一般不会很陌生。2004年以前法律概念占定义判断比重较大,近几年法律概念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做好定义判断题的关键在于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解答定义判断题具体的注意事项如下:
将定义中的定义项拆解,找到关键信息,这些关键信息必须是定义项中最引人注意、可以独立成一部分、有自身意义的词或短语。应试者一定要找准,才能找出正确的选项。
——看清题干问的是肯定型判断还是否定型判断,不然容易找将否定型的当成肯定型的去选答案,造成失分。
——通过快速拆分定义项,将其中关键信息拆分出来,以此为要件指标去衡量所给备选项中的可选择答案是不是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运用定义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来解题。运用内涵主要是抓住定义的本质属性,以此来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运用外延主要是抓住定义本身所囊括的事物范围来确定正确的选项。
——通过解释概念最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来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关于上述解题注意事项及方法的运用见下文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的解答。
——通过解释概念最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来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关于上述解题注意事项及方法的运用见下文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的解答。
社会责任是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对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应尽的责任或义务。社会责任就是行为主体对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人是社会的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体现出人的真正本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公民社会责任的是( )。
A.宪法法律规定以外的公民义务 B.公民应尽的非道德责任的责任
C.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奉献 D.在工作单位应尽的一些岗位职责
【答案】C。
【华图解析】社会责任的要件是:(1)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2)对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3)应尽的责任或义务。选项B责任过宽,D项责任过窄,A项说的是公民义务,C项符合定义的第二个要件,故正确答案选择C。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尊重人,服务人,发展人。尊重人,就是对人平等、关心、理解、宽容;服务人,就是为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提供各种保护和保障举措;发展人,就是应因人的现实需求和目标需要,实现人的各种权益和利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企业文化的核心的是( )。
A.企业领导人的一些大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略
B.企业的责任、创新、诚信、推动力、影响力
C.把人而不是金钱、机器看作自然资源
D.企业管理者、业内人士、普通员工的价值观
【答案】C。
【华图解析】此题定义本身理解并不难,但选项的设置增大了考生选出正确答案的难度。选项中并没有直接体现以人为本,很多考生会误选择B项。但企业文化的核心定义的要件是:(1)以人为本的价值观,(2)对人平等、关心、理解、宽容,(3)为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提供各种保护和保障举措,(4)因人的现实需求和目标需要,实现人的各种权益和利益。A、B、D都是企业文化的不同方面,但都不是核心,而题干问的是企业文化的核心。C项把人看做自然资源,就是以人文本的潜在表达。故正确答案选择C。
揣摩指的是对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的推测、估量、判断等。揣摩必须以良好的心态为基础,以实践经验总结为本.文,来.源,于.贵,州.学,习.网, 依据,以认真分析思考为前提。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和准确地推测、估量、估计、判断他人内心情感,是人们认识和处理复杂问题时必需的一种基本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揣摩的是( )。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案】A。
【华图解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指,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推测准确,打仗就会有不败的把握。显然属于揣摩,A正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或立场看会有不同的见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做的事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此题解答也需要掌握成语的含义。
【省情】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定义判断题目数量除2003年、2005年、2007年以外定义判断考察题目稳定在10道。03年定义判断部分考察4题目;2005年考察8道题目;2007年引入了6题多定义判断,总计12道题目。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定义判断难度较大,尤其是09年题目阅读量大,选项设置模糊,干扰性强。
天气:某一地区在某瞬时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中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等)和天气现象(如云、雾等)的综合。
下列不属于天气的一项是( )。
A.明天南京多云,最高温度2℃,最低温度0℃
B.外面正在下雪
C.今年冬天的雾日很多
D.昨天下霜了
【答案】C。
【华图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某瞬时或某一短时间内”,选项A、B、D都符合这一点。选项C“今年冬天”是一段较长的时期,不符合“某瞬时或某一短时间内”,所以C选项不属于天气。故选C。
定义:①流转课税:指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②所得课税: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③财产课税:指以法人和自然人拥有和归其支配的财产为课税本资.料来源于贵-州-学-习-网 对象的税类
典型例证:(1)王女士自购了一套别墅,她每月需要支付每平方米5元的物业管理费
(2)刘先生抽奖中了一台汽车,但他必须缴纳2.5万的税费之后才能获得这辆车
(3)服务行业销售货物的增值税起征点将由5000元提高到1万元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C。
【华图解析】(1)为费,不是税,没有对应的;(2)中奖汽车有一定所得额,为此所缴税是所得课税;(3)为增值税,是流转税的一种。故有2个对应的,选C。
【省情】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定义判断部分考察题量稳定,每年均为10题。其中A类和B类试卷单定义判断和多定义判断各占5题;C类试卷只有单定义判断。多定义判断虽然为简单定义,但解题中要找出各定义中的不同之处,与题目给出的典型例证进行验证,且某一典型例证只与一个定义相对应,所以解答此类题目难度较大,考生要通过多做真题来加强练习。
人的个性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稳定的特点。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不属于个性概念的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情绪
【答案】C。
【华图解析】由题干可知,性格、气质和情绪都属于个性心理特征,唯有能力既不属于个性倾向也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因此,答案为C。此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对能力的认识。容易将能力看作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从而造成错选。
【省情】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定义判断部分题型为单定义判断,考察范围包括法律、管理、经济、政治、社会、心理、科普等。除07年和09年考察15题以外,其余年份均为10道题目。
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有权继承的遗产转由其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继承的制度。
下列属于转继承的是( )。
A.老王与其妻子生有两个儿子,二儿子早年去世,留有一女,未满十八岁。老王去世后,在未立有遗嘱的情况下,该女孩要求继承老王的部分遗产
B.老李有价值50万元的房产一处。老李去世的当天,儿子小李在赶往医院办理后事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死亡,小李的儿子当即表示要继承老李的遗产
C.孤寡老人老刘一直由邻居老张照顾,老刘在生前立下遗嘱,将其全部财产留给老张。老刘去世后不久此_文_来_源_于_贵.州.学.习.网 httP:// ] ,老张心脏病发去世,老张的妻子要求继承老张应继承的部分份额
D.老黄生前一直由其外甥小赵照顾,老黄立下遗嘱,将全部财产留给小赵。老黄去世后,老黄的子女向法院提起争夺遗产的诉讼,法院作出判决前,小赵不幸去世,老黄的子女继承了这笔遗产
【答案】B。
【华图解析】A项中的案例属于代位继承制度;C项案例中,老刘与老张之间构成遗赠关系,只有老张明示其接受遗赠,才可依法继承老刘的遗产,而案例中老张在去世前并未明示接受遗产,故老张的妻子不能要求转继承老刘的遗产;D项案例中,小赵与老黄子女之间不具有法定继承关系,不能发生转继承。因此答案为B。
经验决策:依靠个别高明的谋臣术士,或凭借决策者的个人阅历、知识智慧进行的决策。
下列属于经验决策的是( )。
A.某企业在决策中主要把握三条原则,一是“抓大放小”,二是“分工多元”,对决策内容实行“分类管理”;三是抓主要矛盾
B.某民营企业的投资者和创办者常亲临第一线,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把握全局,以“过去出现的事将会重复出现”为决策前提,大大减少了经营风险
C.某老总通过与专业的市场研究公司合作,通过它们收集信息,然后结合企业的情况再作决策
D.某企业一条生产流水线坏了,技术人员认为要立即整修,老总担心完不成任务负违约责任,不同意停产,于是一拍胸脯“有责任我承担”,技术人员只好服从
【答案】B。
【华图解析】本题的关键点是“依靠个别高明的谋臣术士,或凭借决策者个人阅历、知识和智慧”。体现决策者个人阅历、知识和智慧的只有B选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灰色营销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第一是指对老年人的营销活动,也称为银色营销。第二是指在道德或法律上有问题的营销活动。
下列不属于灰色营销的是( )。
A.某企业刻意去模仿另一家企业的包装装潢,不过它做得很巧妙,以致于被模仿的企业很难投诉它
B.某企业在广告中加入隐含暴力色情的内容,法律机构很难对该企业进行制裁
C.卖方通过向买方代理人让利方式来销售商品,使买方的利益部分地被其采购代理人侵占
D.生产企业严格遵守与代理商签定的协议,确保代理商的专营权力不受侵害,保护了各自的利益
【答案】D。
【华图解析】本题A、B、C三项都是道德或法律上有问题的营销活动,属于定义中的灰色营销,D选项是正当的营销,不存在道德或法律上有问题的营销活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所谓联觉就是各种器官能奇妙地混在一起,大脑里通常互不相干的几个感官区域之间产生沟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联觉的情形是( )。
A.王利打开调频收音机,一听到主持人开口说话,就感到左大腿,肩膀甚至左耳都不舒服,不得不关掉收音机
B.战士刘成武吃西瓜觉得很甜,多吃了几块,结果拉肚子
C.某歌唱家听说有一首新歌正在找人首唱,便委托所属唱片公司与新歌制作人谈价钱,最后没有谈成
D.聋哑少年黄大伟和家人交流,每次都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进行,速度比较慢
【答案】A。
【华图解析】本题容易误选B,吃西瓜感觉甜以及拉肚子,但联觉的实质是“大脑里几个感官区域之间产生沟通”。A选项中的左大腿、肩膀以及左耳分别归大脑中不同的感官区域所控制,它们之间沟通的结果是“不舒服”。
【华图点评】做定义判断最重要的技巧是抓关键词。本题的关键词是“大脑、感官区域、沟通”。几个区域的沟通强调的是同时性,从这一点出发,很容易把B、C和D三个选项排除。
什么是底线?底线是必须坚守的最低条件或限度,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意味着发生质变;守不住底线,就是把自己逼上绝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一项情形属于“越过了底线”?( )
A.某钢厂采购矿石,开始准备采购南方厂的,后来采购了北方厂的
B.警察小刘在办案中抓住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塞给他一万元,小刘放走了犯罪嫌疑人
C.李红和丈夫闹矛盾,上法院申请离婚
D.宏大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某丢失了一起重大案件的关键证据,致使该案的犯罪嫌疑人无罪释放,造成很大社会影响
【答案】B。
【华图解析】根据定义,底线是必须坚守的最低条件或限度。警察的职责是除暴安良,维护社会正义。小刘因受贿而放走犯罪嫌疑人的举动显然越过了警察的职业道德底线。此题易错选D。虽然D选项中的犯罪嫌疑人与B选项中的犯罪嫌疑人都逍遥法外,但造成D选项这一结果的原因为关键证据的丢失,而不是律师王某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
行政机关是依照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其主要特征是: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行政机关在组织关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行政机关在决策体系上实行首长负责制;行政机关行使职能通常是主动的,经常的和不间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行政机关的是( )。
A.陕西省人民政府 B.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
D.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D.陕西省妇联
【答案】A。
【华图解析】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属于司法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陕西省妇联显然不是行政机关;根据定义,只有陕西省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
【知识延伸】国家行政机关又叫国家管理机关,在法律上和实践中通称为政府。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其中,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核心。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州或县(市、区)和乡镇三级人民政府。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其监督。下级国家行政机关受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
差别比例税率是指一种税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不同纳税人按不同比例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的数额由低到高逐级累进,所适用的税率也随之逐级提高的税率。
下列各项中所提到的税率,属于差别比例税率的是:
A.对于某企业来说,需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还需缴纳5%的营业税
B.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率改革,将成品油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
C.我国个人所得税中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随工资薪金所得增多而逐渐增多,从5%的45%共分为九档
D.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我国对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对1.6升以上排量乘用车按10%征收车辆购置税
【答案】D。
【华图解析】差别比例税率的关键词:同一种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不同的人按不同的比例纳税。选项D中把车辆购置税分成两个税率,购买不同的汽车就需要按不同的税率计算,所以,符合题干的要求。A项“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是两种不同税。B项只是税率的提升,不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C项属于累进税率。
偶然防卫是指在客观上被害人正在或即将对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进行不法侵害,但被告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对被害人使用了武力,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偶然防卫的一项是:
A.甲与乙醉酒后发生激烈冲突,两人相互厮打至马路上,正当甲要捡起路边砖头击打乙时围观人群中有人喊“警察来啦”,甲受惊不慎跌落路边河沟溺水身亡,乙安全无事。
B.贾正准备枪杀乙时,丙在后面对甲先开了一枪,将其打死。而丙在开枪时并不知道甲正准备杀乙,纯粹是出于报复泄愤的目的杀甲,结果保护了乙的生命。
C.甲与乙结怨很深,某日发生冲突后,甲回家拿了手枪打算去杀乙,两人在路上正好碰上,甲先开枪杀死了乙,但开枪时不知乙的右手已抓住口袋中的手枪正准备对其射击 。
D.甲身穿警服带着电警棍,冒充警察去“抓赌”,甲抓住乙搜身时,乙将甲打伤后逃离,甲未能得手。
【答案】A。
【华图解析】偶然防卫的关键点是,被告人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对被害人使用了武力。而选项A中,甲受惊跌落水中身亡,不是乙出于非法侵害为目的而实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