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考试 > 复习指导 > 卷一 >

2010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辅导资料:法的运行

2010-04-25 
   1.狭义上的法律监督,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对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2.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 ...

 

  1.狭义上的法律监督,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对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2.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一般来说,实现法律监督必须具备五个要素,即:法律监督的主体、法律监督的客体、法律监督的内容、法律监督的权力、法律监督的规则,这五个要素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监督机制。

  1.法律监督的主体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类: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2.法律监督的客体:所有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和公民既是监督的主体,也是监督客体。

  3.法律监督的内容包括与监督客体行为的合法性有关的所有问题。监督的重点是国家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1.这种监督的主体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整个法律监督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2.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客体,可以分为三类:

  (1)是那些由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产生并向它们负责的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

  (2)是有关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组成人员。

  (3)国家武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

  

  (一)法律解释的含义与特点

  1.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和它的附随情况。

  2.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

  (1)首先,法律解释往往由待处理的案件所引起。

  (2)其次,法律解释需要将条文与案件事实结合起来进行。

  3.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

  4.法律解释受解释学循环的制约。

  (二)法律解释的种类

  1.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 (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

  2.字面解释、限制解释与扩充解释(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1.文义解释,也称语法解释、文法解释、文理解释。

  2.历史解释:通过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资料或新旧法的对比。

  3.体系解释,也称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

  4.目的解释: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解释法律。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