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务员笔试中行测的一类题型,常识判断重点考查公务员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由于公务员职业性质的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相对较广的知识范围。
从备战国考的角度来讲,华图教研中心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蔡锦杰和罗红军老师建议考生多做历年国考真题,这样能对题型和题量有所了解,而且还可以把握出题人的命题倾向,有助于考生把握复习侧重点。面对重复考到的知识点,考生更应该深刻了解,这样不但可以应对知识点的重复出现,还可以对其他模块的备考有所补充,真正做到点滴积累。
结合多年来的教研心得,华图教研中心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蔡锦杰和罗红军老师总结和归纳了历年来国考常识判断的考点,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法律部分
从国考大纲对常识判断考察内容的排序来看,法律常识仍是考查重点,在常
识判断的题量中占较大份额。因为公务员是国家权力的具体行使者,在常识判断中对法律的考察也就侧重于与公权力相关的“公法”,即宪法和行政法,表1和表2是对历年国考常识真题中宪法和行政法考点的归纳解读:
表1
真题追溯 | 试题考点直击 | |
宪法 | 2009年第20题 | 选举制度、立法、中央国家机构职能 |
2009年第21题 | 立法 | |
2008年第97题 | 立法 | |
2008年第98题 | 法律效力(立法) | |
2008年第100题 | 立法、国家机关职能 | |
2008年第101题 | 选举法 | |
2008年第102题 | 经济制度 | |
2007年第96题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 | |
2007年第98题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
2006年B类第103题 | 立法 | |
2006年B类第105题 | 人大代表(国家机关) | |
2006年B类第109题 | 法律效力(立法) | |
2005年B类第96题 | 公民法概念 | |
2005年B类第97题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
2005年B类第98题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
2005年B类第99题 |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 |
2005年B类第105题 | 国家机关 | |
2005年B类第106题 | 法律效力(立法) | |
2005年B类第110题 | 国家机关 | |
2005年B类第112题 | 立法 | |
2005年B类第113题 | 国家机关 | |
2005年A类第99题 | 国家机关 | |
2005年A类第100题 | 立法 | |
2005年A类第106题 | 国家机关 | |
2005年A类第110题 | 国家机关 | |
2005年A类第112题 | 立法 | |
2005年A类第115题 | 国家机关 |
从上表可以总结出,宪法历年的考查重点为国家机关(侧重考查国家机关的职能、职权),立法(侧重考查各级国家机关的立法权限、各种法律规范的效力层级及发生冲突时的立法裁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对这几项内容要重点复习、全面掌握。
表2
行政法 | 真题追溯 | 试题考点直击 |
2009年第22题 | 行政处罚 | |
2009年第25题 | 突发事件应对法 | |
2008年第103题 | 行政原则 | |
2008年第104题 | 内部行政行为 | |
2008年第105题 | 行政诉讼 | |
2008年第106题 | 行政裁决 | |
2008年第107题 | 行政许可 | |
2008年第108题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
2008年第109题 | 行政复议 | |
2008年第112题 | 国家赔偿 | |
2007年第99题 | 行政复议 | |
2007年第100题 | 行政许可(立法) | |
2007年第108题 | 行政诉讼 | |
2007年第118题 | 行政处罚(立法) | |
2006年B类第89题 | 行政处罚 | |
2006年B类第90题 | 行政复议 | |
2006年B类第91题 | 行政处罚 | |
2006年B类第92题 | 行政复议 | |
2006年B类第93题 | 国家赔偿 | |
2006年B类第94题 | 行政诉讼 | |
2006年B类第110题 | 行政主体 | |
2006年A类第103题 | 行政处罚 | |
2006年A类第104题 | 行政主体 | |
2006年A类第105题 | 行政复议 | |
2006年A类第108题 | 国家赔偿 |
行政法的可以作为考查内容的较多,但从历年考题来看,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裁决、国家赔偿为重要的考查内容,但是要确保正确率,还必须掌握行政法的基本知识,如行政主体有哪些、行政活动的基本原则等。除了这些考点以外,考生还应当注意当年新颁布或新实施的一些行政法律、法规,从历年考点来看,新法也是考察的一个主要内容,如《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