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2010年考研政治哲学基础班基础讲义第二讲: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2009-09-18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辩证思维的实质意义

(一)辩证思维的实质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的辩证过程的能动反映的活动与结果,同形面上学思维根本对立,核心内容是在对立统一中思维。辩证思维就是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的自觉反映。

(二)辩证思维的意义,只有辩证思维才能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进行正确的概括,上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是观察的客观性,列宁在《辩证法要素》一文中列为第一要素的就是“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技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观察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使观察所得到的感性材料是真实的、全面的、丰富的,保证辩证思维有可靠的前提。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达到辩证思维的手段、途径。基本的方法有: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一)归纳和演绎: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演绎是指从一般的概念、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和补充。

(二)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整体到部分。综合是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部分到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前导,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互相过渡。

(三)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抽象是指思维对客观事物某种属性的反映,是抽取和撇开的统一。具体是指思维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认识从感性具体——理性抽象——思维具体的进程。

(四)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人对此的认识过程。逻辑是指上述过程在思维中的反映,即对历史的概括和总结。两者的统一是指理论认识的逻辑进程同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练习题(参阅《高分指南》的真题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2005年)

2. 未来科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2005年)

3.“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2006年)

4.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

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2006年)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 认识起源于经验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2000年)

2.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 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 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2000年,理科)

3.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A. 知行不可分割         B.知行合一          C.知行相互促进

D. 行先知后             E.行难知易                                   (2002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