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能力指导 >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二)

2009-08-04 

模块四 数量关系

节选自:《华图公考十年蓝皮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

  作者:董丽丽 沈栋 苏立 姚璐

  ■常见题型:

  计算表达式的值、求解方程、乘方尾数问题、比较大小问题、新定义运算符号问题等

  ■常用技巧:

  尾数法、估算法、凑整法、整体消去法、分组计算法、裂项相消法等

  ■核心知识:

  求和公式:和= =平均数×项数=中位数×项数

  项数公式:项数= +1

  常用性质:等差数列 中,若 ,则 。

  ■常见题型:

  1. 已知某些项的和,求数列中某项的值。

  2. 计算某等差数列的和

  3. 已知几个连续数字的乘积,求这几个数字

  ■解题思路:

  1. 熟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特别注意利用和与平均数(中位数)的相互转化

  2. 整数型等差数列中,连续奇数项的和一定能被项数整除。·

  ■核心知识:

  一位数为1~9,两位数为10~99(共90个),三位数为100~999(共900个),…

  ■常见题型:

  1. 给出数字变化过程,求取原多位数

  2. 给定数字,构造符合条件的多位数

  3. 与书的页码结合,考查相关问题

 ■解题思路:

  1. 直接代入法是常用技巧。

  2. 构造多位数时,注意若数字要尽可能大,则将大的数字放在高数位,将小的数字放在低数位;若数字要尽可能小,则将小的数字放在低数位,大的数字放在高数位。同时注意最高位不能放0。

  ■核心知识:

  余数基本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0≤余数<除数)

  余数基本恒等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余数常用不等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

  ■常见题型:

  1. 基本余数问题:涉及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中的若干量,求取其余的量。

  2. 同余问题:给出一个数除以几个不同的数的余数,反求这个数。

  注:上述两类问题的区别在于,基本余数问题中会涉及“商”,而同余问题则不涉及“商”。

  ■解题思路:

  1. 基本余数问题:题目通常会告知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这四个量中的两个量,让求取其余两个量。此时设两个待求量,根据题目条件可以得到一个方程,根据余数基本恒等式可以再得到一个方程,联立求解即可。

  2. 同余问题:解题关键是写出被除数的表达式。题目给出的条件若满足余数相同,则被除数表示为“除数的最小公倍数×n+余数”;若满足除数与余数的和相同,则被除数表示为“除数的最小公倍数×n+余数除数之和”;若满足除数与余数的差相同,则被除数表示为“除数的最小公倍数×n-除数余数之差”。

  3. 基本余数问题中,若待求量为被除数,则可以先根据余数常用不等式排除不符合范围的选项;同余问题中,若待求被除数为一确定值,则一般用直接代入法。

  ■核心知识:

  1. 闰年核算:若年份不是100的倍数,则能被4整除者为闰年;若年份是100的倍数,能被400整除者为闰年。

  注:这个计法严格来说并不严谨,但对考试而言已经足够了。

  2. 平年365天是52周余1天,闰年366天是52周余2天。

  3. 大月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31天,是4周余3天;小月为二、四、六、九、十一月,除二月外,每月30天,是4周余2天。二月平年为28天,恰好是4周,闰年为29天,是4周余1天。

  4. 每隔N天即等价于每N+1天。

  5. 核心口诀:一年就是1,闰日再加1。

  解释:如果月份、日期不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一年,则在原来的星期数基础上增加(或减去)“1”,如果中间有闰日,还要再加“1”。

  ■常见题型:

  1. ××××年×月×日是星期×,则××××年×月×日是星期几?

  例:2009年6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14年6月1日是星期几?

  2. 给出今天之前(或之后)×天之后是星期×,求之前(或之后)×天是星期几?

  例:今天的前5天是星期二,那么明天的前4天是星期几?

 ■解题思路:

  1. 对第一种题型,借助口诀“一年就是1,闰日再加1”快速求解。

  2. 从给出星期的那一天逐步推至待求的那一天,在这过程中,将星期数与移动天数直接相加(或减),然后除以7看余数,余几就是星期几。相加减的原则是:向未来移动,则星期数与天数相加;向过去移动,则星期数与天数相减。

  ■核心公式:

  总和=平均数×个数

  ■常见题型:

  给出多个关于某些量的平均数的条件,求取其中某个量的值。

  ■解题思路:

  熟练掌握总和与平均数之间的切换。

  ■核心公式:

  草原原有草量=(牛数-每天长草量)×天数

  ■常见题型:

  题目给出一块草地,××头牛吃××天,××头牛吃××天,则××头牛吃多少天?

  ■解题思路:

  根据牛吃草问题的核心公式及题目给出的两个条件,列方程解方程即可。

  ■核心公式:

  份数=(盈+亏)÷两次每份数量的差

  总数量=每份数量×份数+盈(或-亏)

  ■常见题型:

  把一定的数量分成一定的份数,其中数量和份数都是未知的,题目给出的条件是任意两次试分后的每份数量及盈(或亏)数量,求总数量和份数。

  ■解题思路:

  若题目待求量为总数量,则直接代入进行验证即可;若题目待求量为份数,则直接应用盈亏问题核心公式即可。

  ■核心知识:

  任意两个人的年龄差始终保持不变。

  两个人的年龄倍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小。

 ■解题思路:

  1. 解题时,一定要抓住年龄差保持不变这个解题关键。

  2. 直接代入法和列方程是常用方法。当题目所涉及的各人的年龄均在选项中时,可直接代入进行验证。当列方程时,多是根据年龄差保持不变建立等量关系。

  ■核心知识:

  时针与分针一昼夜重合22次,垂直44次,成180°也是22次。

  时钟一圈分成了12大格、60小格,时针每小时转1大格、5小格,分针每小时转12大格、60小格。分针与时针的速度比为12:1。

  钟面问题很多本质上是追及问题,核心公式为 。其中 为真实追及时间,即分针和时针要达到条件要求的真实时间, 为静止时间,即假设时针不动,分针和时针达到条件要求的时间。

  ■常见题型:

  1. 给定时间段,考查时针分针成某角度(如重合、成直角等)的次数。

  2. 从某个时刻出发,考查多长时间后,时针、分针达到某要求。

  ■解题思路:

  1. 对考查时针、分针成某角度的次数问题,重点考查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即可得出答案。某些时候可通过对钟表进行实际操作得到答案。

  2. 对考查达到条件要求所需时间的问题,先假设时针不动,将此时所需的时间代入核心公式即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