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历年真题 > 专业课真题 >

199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2009-07-02 

(a型题)

92-1.下列阴和阳的概念中,最确切的是

a.阴和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
b.阴和阳即是矛盾
c.阴和阳代表对立的事物
d.阴和阳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e.阴和阳说明相互关联着的事物

92-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转化
e.阴阳制约

92-3.下列不按照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

a.呼、笑、歌、哭、呻
b.筋、脉、肉、皮毛、骨
c.青、赤、黄、白、黑
d.角、徵、商、宫、羽
e.酸、苦、甘、辛、咸

92-4.《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关于“丈夫七八”在生理上的表现是

a.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b.肾气衰,发堕齿槁
c.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
d.肾脏衰,形体皆极
e.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92-5.最能体现肝的生理特点的是

a.肝喜条达
b.肝恶抑郁
c.肝体阴而用阳
d.肝为刚脏,主动,主升
e.肝赖血液以濡之,赖肾水以滋之

92-6.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

a.纳气归肾,促进元气之生成
b.固摄二便,防止二便之失禁
c.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无故流失
d.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
e.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

92-7.属于上焦生理功能特点的是

a.主气的升发
b.升已而降,若雾露之溉
c.通行三气
d.原气之别使
e.以上都不是

92-8.“肝肾同源”的主要依据是

a.厥、少二阴之气相通
b.相火同寄于肝肾
c.肝肾同属于下焦
d.精血相互生化
e.肝肾之阴相通

92-9.在脾胃的相互关系中,最根本的是

a.脾燥胃湿,燥湿相济
b.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c.胃主纳谷,脾主磨谷
d.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e.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

92-10.下述经脉的循行过程中,哪组经脉经过气街

a.足少阴与足太阳
b.手少阳与足少阳
c.手阳明与足阳明
d.足厥阴与足太阳
e.足阳明与足少阳

92-11.下列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是

a.十五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
d.十二经脉
e.奇经八脉

92-12.十二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

a.胸腹部
b.肌肤体表部位
c.关节和骨骼附近
d.四肢末端
e.头面及项部

92-13.《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味过于甘”则

a.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b.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c.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d.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92-14.病色交错,肾病见白色为

a.吉中之顺
b.吉中之小逆
c.正病正色
d.凶中之顺
e.凶中之逆

92-15.病人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者为

a.肺痈
b.肺痿
c.肺胀
d.肺痨
e.以上都不是

92-16.白[瘖-日+口]的出现,多因

a.气分热盛,熏蒸皮肤
b.风湿热邪留于肌表
c.湿热火毒内蕴
d.风热外袭肺卫
e.湿郁汗出不彻

92-17.舌绎少苔而润,属于

a.阴虚火旺
b.营血有热
c.表热证
d.血瘀证
e.气分热盛

92-18.腻苔的特征是

a.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揩之可去
b.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
c.舌面上出现饭粒样糜点
d.苔质颗粒不消,垢浊胶结
e.以上都不是

92-19.身热不扬的表现,多由于

a.脾气虚损
b.阴经郁热
c.外感风热
d.湿遏热伏
e.阳明腑实

92-20.以下何脉不主宿食

a.紧脉
b.促脉
c.结脉
d.滑脉
e.涩脉

92-21.气滞血瘀的痛证可见

a.革脉
b.涩脉
c.紧脉
d.牢脉
e.迟脉

92-22.脉在皮肤,浮数之极,至数不清,为何脉

a.雀啄脉
b.釜沸脉
c.解索脉
d.弹石脉
e.鱼翔脉

92-23.下列哪项与俞穴按诊无关

a.局部有条索状物
b.出现结节
c.有敏感反应点
d.有压痛
e.有波动感

92-24.鉴别表证和里证的要点,下列哪一项最主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