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软件考试因故推迟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于那些准备还不够充分的考生来说,现在正是查漏补缺的好时机,本站为您整理了考前练习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考出好成绩!
1.(1)传送该报文应分为几个分组?
(2)若每个信息帧在信道上传送是彼此独立的,且不计连接和释放信道的通信开销,那么,该报文各信息帧的比特流总共有多少位?
解答:
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
〈1〉帧〈数据链路层〉的概念及其格式。
〈2〉分组〈网络层〉的概念及其格式
〈3〉运输层一一网络层一一数据链路层三者之间的关系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考生对于网络中低几层之间关系的了解程度,特别是数据由
源计算机送往目的计算机的过程中,在各层次之间的传送问题。
运输层中的数据〈报文〉交给网络层后将被编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都由若干字节的分组头和有效数据两部分构成.而分组在数据链路层上传输时将被嵌入到数据帧中,作为其信息字段,根据教材中〈P103页〉的帧格式中共有6(1+1+1+2+1〉字节的附加信息,记住此格式则本题的计算仍然不是很难的。即帧长=分组长+6,分组长=有效数据长度+3.
【解题注惠事项】
〈1〉注意分组与帧中附加信息部分的位数或字节数,要写清楚。
〈2〉本题中给出的要传输的数据〈报文〉总长刚好是分组的整数倍,否则要按过剩近似值计算。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
549/(64-3)=549/61=9个〈分组〉〈3分〉
其中64-3得2分
传送该报文应分为9个分组
I=9×8X(1+l+1+64+2+1)=5040〈位〉〈3分〉
其中1+1+1+64+2+1〈帧长〉得1分
指出X8(位数/字节)得1分
比特流总共有5040位。
2.Bell系统的T1载波就是利用PCM和TDM技术,使24路采样声音信号复用一个信道,其数据传输速率为。
A.2.048Mbps
B.1.544Mbps
C.6.312Mbps
D.46.304Mbps
3.信号在物理信道中传输产生差错的重要原因是。
A.所有噪声
B.冲击噪声
C.随机噪声
D.传输故障
答案:
【相关知识】
(1)Bell系统的Tl载波
(2)数据传输速率
【试题分析】
Bell系统的T1载波利用了PCM(脉码调制)和TDM(时分多路复用)技术,使24路采样声音信号复用一个通道,其帧结构见解图1-110每路信号用8位表示,其中7位是编码的数据,第8位是, 控制信号,24路信号共有8×24=192位,每帧最后加一位帧同步位,即Bell系统的Tl载波每个帧共有193位。每帧用1251AS传送时间,则T1系统的传输速率为:传输速率=193(位)/125us=193(位)/125*10-9(位)
=1.544×109位/秒
=1.544Mbps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B
4.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
(1)差错控制(2)噪声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差错及噪声问题。
概括地说,传输中的差错都是由噪声引起的。噪声有两大类,一类是信道所固有的,持续存在的随机热噪声;另一类是由外界特定的短暂原因所造成的冲击噪声。由于物理信道在设计时,总要保证达到相当大的信噪比,以尽可能减少热噪声的影响,因而由它导致的随机错通常较少。冲击噪声的幅度可以相当大,不可能依靠提高信号幅度来避免冲击噪声造成的差错,它是传输中产生差错的重要原因。本题共有4个答案选项,只有B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B
3COME考试频道为您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在http://www.reader8.net/exam/